院子里坐了个正在择菜的老太太,东子上去小声嘀咕了几句,老太太放下菜,说话带着浓厚的乡音:“都搁在那间屋里了,你们自己看,看好了说话。”
东子便领着几人进屋,马家兄弟走在前面,秦宇和冯书雅并肩落后了几步。
看着周围斑驳的墙体,秦羽感叹:“这房子至少也修缮了三四回了,屹立百年不容易,这样的古宅居然也要推倒,真可惜。”
“那也没办法,一个地方一个政策呗。这种老房子要是在东海,肯定是文保项目,要找古建单位重修保护的。”冯书雅倒没有那么多伤感,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到处张望,似乎没有亲眼见过这种徽式风格的建筑。
屋里堆得满满的,全是各式各样的家具,桌子板凳啥都有,窗外的别院里还有两对青石的柱础,一对抱鼓石。
“秦宇,这是什么啊,好像我们画的圆柱形石膏。”冯书雅指着那几块石头,美目里满是好奇。
“这些都属于建筑构件,圆柱形的柱础是支撑屋柱压力的垫基石,一般每根屋柱下面都会有。”秦宇先介绍了一下柱础的作用,又指了指那对侧看呈圆形,仿若鼓面的石头:“这种叫做抱鼓石,属于门枕石,通常都会有一些吉祥寓意的纹饰,放在宅子大门口的。抱鼓石不是所有人家门口都会有,刚才我们进来的时候也没见到,所以这几块石头应该不是这家人的。我估计,可能是谁家寄放在这里的吧。”
“原来是这样,好奇特啊。我在东海都没见过这样的石头呢!”冯书雅说话都带着小兴奋。
“怎么可能没有,你没注意罢了。一般大户人家的老宅门前都会有的。”
。。。。。。
在屋里转了两圈,都是些普通的榉木家具,如果真要估价,在那些古董商手上,估计也只能卖个万儿八千的,没什么利润空间。
榉木在北方也叫榆木,在民间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但不属于什么名贵木材。
“东子,就这些了?”马驹失望的问。这些家具卖不上钱体积还大,真要买的话,装不了两件,后备箱就满了。
“主屋里还有张床,一套八仙桌和藏经柜,可那是人家用着的,咱总不能把人床给搬走吧?”东子面露难色,其实他还有下半句没说,搬走可以,但是价钱得到位。
“能看吗?”
“我问问去。”东子说完人就不见了。
过了得有五六分钟,东子才小跑着回来:“主人家同意了,你们跟我来。”
绕进了主屋,地方还挺宽敞。正中央的位置摆了张八仙桌,有些破旧,四边置了四条长凳;一旁的墙上立着一只高大的藏经柜,样式就像普通的大书柜;两个房间则各有一张床。
冯书雅一直在问个不停,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秦宇被她缠的无暇顾及其他,全程都在做讲解员。好在这里也没什么他看得上的东西,他也索性就为冯书雅服务到底了。
“秦宇,这是什么木头的呀?”冯书雅指着那个高约两米,宽有三米多的书柜问。
“榉木的,外面上了清漆。”
“这张桌子呢?”冯书雅又问。
“八仙桌啊。”秦宇很无奈:“你不会连八仙桌都不知道吧?”
“名字我当然知道了,我问的是材质!”冯书雅感觉秦宇在嘲笑她,不由撅起了小嘴。
“这应该是。。。”秦宇俯下身子仔细看了看,又摸了摸。马驹和马炮也在研究这张桌子,两人还不时对望一眼,马驹小声地说上两句,一言不发的马炮则偶尔点头回应。
“这是红酸枝的。”一旁的马炮代替秦宇回答了问题,他正半蹲着研究桌子侧面的榫卯结构。
冯书雅:“哇,红酸枝是不是就是红木呀,那不是很值钱?”
马驹:“正常是值些钱,但这张太旧了。你看这桌腿,还有这侧边都断过,也不知道能不能修得出来。”
又问了几句,冯书雅拉着秦宇继续乱转。
“这床有名字没?”
“一般叫架子床,是华夏很传统的床,过去的百姓普遍都用它。”
“那这张呢?”两人又转到另一间屋,好奇宝宝指着另一张小床问。
秦宇顿住了,表情有些怪异,似乎想笑又笑不出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