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天明的事业上轨道之后,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做些固定投资,尤其喜好购买古董。
一来是自己喜欢,二来也带有投资升值的意愿在其中。想想,既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又能保值资产,何乐不为呢?
于是他闲来无事就买些古玩字画,这一买就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了。收藏的档次越买越高,玩的东西也越来越精。虽说也会时不时吃药(买到假货),交点学费,但有几个大行帮着掌眼,也没吃什么亏。慢慢地,早年稀里糊涂买的一些普通品种渐渐难以入眼,他就干脆加些利润出手,转而再购入真正的精品,大浪淘沙,倒也玩的不亦乐乎。
虽说入行年份尚浅,眼力上难免有些欠缺,上手一些器物时,未必能鉴出真伪,但好坏还是能分辨的。
这方松花石砚台,他两年前在东京的央中拍卖墨砚专场上,见过一件与之类似的。当时拍卖的那方砚台尺寸比他眼前这件略小一些,砚腹为御书研铭八字“以静为用,是以永年”,还有配套的紫檀砚盒,据考证,应该是康熙皇帝当年赐予吏部尚书陈廷敬和几位大学士的七方砚台其中之一,当时的成交价应该是400多万元。
而手边这件,砚背御铭“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则是直接赞颂松花石本身,级别不可谓不高。再根据原本那方澄泥砚的落款康熙三十六年来分析,它的年纪还要早于康熙皇帝第一次赐砚的时间康熙四十一年!
“爷爷,这。。。这砚台真是国宝?它它它能值多少钱啊?”冯书雅今天接二连三的震惊加惊呆,乍一闻爷爷口中蹦出国宝二字,已经快坐不住了。
国内自收藏热潮以来,哪件国宝不是动辄几千万上亿的价格?
饶是她再怎么名门之后,也承受不住吃个饭就遇见一件国宝这样的冲击。这里是饭店,又不是故宫。
她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
冯音音的小脸上也满是激动,姐姐尚且如此,她一个八岁的小丫头,再怎么文静也扛不住啊。
冯德正正皱眉不展,听闻孙女叫他,微微定神后,略一沉吟,道:“由于砚台本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这方松花石砚的价格不会像汝窑洗,哥窑香炉那般的天价,如果在英国或是香江的大拍上,成交价可能会在500万以上,如果放在几年前收藏形势大好的环境下,再往上冲一冲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国内的成交价还会再低上一些。
但是从康熙开始,松花石砚就就被推上了名砚之首,康熙尤为推崇这种材质的砚台,从文化和收藏的角度来说,它的价值并不比元青花或者宋官窑来得低啊!”
冯德正的意思很明白,价值已经不是衡量这件器物的唯一标准,但它完全当得起“国宝”二字的美名!
“可惜这件东西,不露真容暴殄天物,砸碎了却也很可惜。”秦宇冷不防开口,咋舌道。
“小秦,你也这么认为?”冯德正忽地抬头,心中一惊。
“这是最让我迷惑的地方。石中砚,砖中砚我没见过,但也听过一些典故。只是这砚中砚。。。两方砚台尺寸如此相近,外面这件又是泥料烧制而成,当时烧制它的工匠,到底是如何在确保内里之物不被损坏的情况下,又将外面的砚台烧造的如此精美?简直神乎其技!”秦宇呼了一口气,这才是之前令他无比震惊的地方。
他清楚地看到了每一个步骤,但还是不敢相信有人真能如此有把握的完美做到这一切。
“不错!若不是眼见为实,我也是绝不相信世上竟有人能有如此技艺,当真是神人!若是能见上一面,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