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国可是吃过女人亏的人,甚至为了女人,全家差点都被灭了。
所以,安庆国万万不可能像其他男人那般,做出宠妾灭妻的事情来。
甚至,以安庆国的性格,除非找一个能安家的女人,否则的话,便连小妾,他都是不可能会往家里抬的。
为此,刚才夏伯然所提的情况,陶惠心是真的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要知道,在她出现之前,安庆国都已经三十岁了,年纪与夏伯然差不了多少。
夏伯然这个年纪了,有五个女人,七个儿女。
可是安庆国连一个女人,一个孩子都没有。
所以,从此处便可看出,安庆国绝不是一个贪慕女色的男人。
夏伯然例举的种种好处与坏处,都被陶惠心给破了之后,陶惠心冷冷地看着夏伯然:
“来人啊,周典籍官竟敢对本夫人不敬,甚至有言语的莽,冒犯,给本夫人打出去!”
在陶惠心现在看来,夏伯然只不过是一只只会乱叫,却不敢咬人的孬种狗。
有了陶惠心的命令,夏伯然又在安府吃了一顿,被人给抬回周府的。
就因为那一顿打,差点没要了夏伯然的小命。
总之,夏伯然在床上整整躺了十天,才能稍微下地走动一下。
由此可见,陶惠心命奴才下手有多狠。
陶惠心若不了顾忌着安庆国,指不定,陶惠心直接让奴才就将夏伯然给打死了。
果然,夏伯然受了重伤之后,一直没什么音信的十七皇子又有了动作,派冯继开去看了夏伯然一眼。
冯继开一来,夏伯然立马找到了气场,告了陶惠心跟安庆国的黑状。
夏伯然直言,安庆国纵容自己的夫人,殴打朝廷命官。
若不是他命大的话,指不定就死在了陶惠心的手里。
对于夏伯然的告黑状,冯继开并没有放在心上。
冯继开比谁都清楚,十七皇子对夏池洛的小心思。
可是冯继开与十七皇子不一样,任夏池洛再怎么优秀,也改变不了夏伯然已经嫁人的事实。
夏池洛的确聪明,有勇有谋,其才略不输于男子。
若是夏池洛能心向于大晋国,一心助着大晋国,那倒也可以。
只不过,冯继开冷眼旁观,觉得夏池洛对大周国的忠诚,并不需要怀疑。
像这样的人,若是将夏池洛留在大晋国,冯继开觉得那绝对是一件祸事。
所以在十七皇子不知道的时候,冯继开可是对夏池洛起了杀心,甚至已经出过一次手,想要了夏池洛的命。
只可惜……
想到最后的结果,冯继开的脑仁就开始疼。
为何明明是他作的安排,想要了夏池洛的命,偏偏,最后把夏池洛救下来的人,又是自己呢?!
若是,若是那一天,慢那么一步该多好啊。
冯继开不喜欢夏池洛,恨乌及乌,当然也就对夏伯然热情不起来。
要是夏伯然也有夏池洛的本事,冯继开还能多看夏伯然几眼。
偏偏身为老子的夏伯然,竟然被自己的女儿给斗倒了。
只要冯继开一想到这件事情,他就对夏伯然完全非好感。
至少夏伯然连让冯继开升起利用他对付夏池洛的这点念头都没有。
毕竟在夏池洛实力还最弱的时候,夏伯然都输了。
在多年后,夏池洛的经验越来越足,脑子越来越聪明,遇事胆量变大,又一身贵气的情况之下,夏伯然还有赢的可能?
光是想想,冯继开都觉得,要是自己对夏伯然抱有希望那就是自己傻了!
听到夏伯然如同一个老婆婆嘴一般,一直在自己的面前说着安庆国跟安夫人的坏话,让自己给报仇之类的,冯继开的眼睛就眯了眯,眼里闪过一道冷光。
要是以前的夏伯然,只要冯继开露出一点不耐之色,夏伯然自然懂得查言观色,然后收了嘴。
但是,在夏池洛的手中屡战屡败之后,夏伯然哪儿还有一点上位者的气势跟眼光。
“你可知,你所给的大周国舆图是假的?”
面对夏伯然的滔滔不绝,冯继开只是轻飘飘地给了一句话。
这句话,冯继开说得像是“今天天气很好”一般的普通,可是进了夏伯然的耳朵里之后,平地炸雷,把夏伯然直接给炸傻了。
“冯、冯大人,您刚才说什么,因为受了伤,所以一时我可能没听清楚。”
夏伯然明明听到了什么,却又一脸挣扎,希望是自己听错了一般。
“你没听说,舆图是假的。”
冯继开再次平淡地重复了一遍。
如果不是因为夏伯然给的舆图是假的,否则的话,面对安庆国的欺压,十七皇子怎么可能对夏伯然不管不顾,由着安庆国去。
十七皇子点头答应带着夏伯然去大晋国,另谋出路,最主要的原因是,夏伯然的手里竟然有全面的大周国舆图。
这一情况,对十七皇子十分重要。
看在舆图的份儿上,十七皇子才答应带夏伯然离开,甚至给夏伯然**厚禄。
当然,夏伯然说什么,十七皇子也并不会全然相信了。
当还在大周国京都城的时候,冯继开便代还在长平公主府里的十七皇子与夏伯然碰面,看了一部分的舆图。
经手下勘测之后,证明了,夏伯然手中的舆图并不是假的。
有了这个前提,夏伯然才能从京都城假死,被十七皇子带了过来。
十七皇子是个有野心的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冒失的人。
面对夏伯然这种可以背信弃义,随时连祖宗姓什么都能忘了的人,自然保持着七分的警惕。
十七皇子把夏伯然带到大晋国之后,先是给夏伯然安排了一个比较小,但还有点实权的官儿。
十七皇子已经言明,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夏伯然扶上去的。
夏伯然并不是完全不晓得十七皇子的忌讳,所以他愿意等,向十七皇子表明忠心,然后再坐上那最高的位置。
夏伯然倒是耐心的等了,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