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梁晓秀打国际长途电话汇报情况,宋福禄在灵山市宾馆住了10天。这期间他每天打一、二次国际长途电话,花掉的电话费和住宿费一样多,但始终没找到梁晓秀。
梁晓秀在荷兰、比利时游览期间一直没给家里打电话,所以赵小花和梁晓玲也都找不到她。后来赵小花和梁晓玲商量,总让宋福禄在灵山等着也不行,便劝他回到老家村里等着,她们说一旦有梁晓秀的音信,她们就往镇卫生所打电话,让卫生所的人通知宋福禄到卫生所接电话。她们会事先说好打电话的时间。
宋福禄实在没办法,只好回到村里等消息。他到村里那天,岳父告诉他公社革委会的一位负责人找过他,想和宋福禄了解一些有关在法国工作和生活的情况。那位负责人还说,等宋福禄一回来就通知公社革委会,革委会派人来和他面谈。他问岳父他们找他谈话,是否与村民到法国当厨师一事有关系,岳父说很有可能,并让他做好谈话的准备。
宋福禄没经过文化大革命,他1956年就出国了,对国内的文化大革命一点都不了解。
宋福禄到家的第二天,公社革委会果然派来了两个人,一个是革委会副主任,一个是革委会干事。他们见到宋福禄挺客气,寒暄几句后,那个副主任便说宋福禄是老华侨了,在法国生活了多年,对法国的情况一定很了解。他们想了解一下法国的基本情况。
宋福禄便问:“你们具体想了解哪方面的情况呢?”他看那两人挺诚恳,好像对外面的世界挺感兴趣的样子。
那位副主任说:“国外发达国家对一般老百姓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中产阶级,宋先生,我们就想了解一些中产阶级的情况。”
“我不明白你们的意思。你们了解法国的中产阶级有什么用呢?”他觉得奇怪,这两个人是不是也想去法国当厨师呀。
“宋先生,我们这里孤陋寡闻,对外面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但我们还是挺好奇,总想知道国外的情况。我们想知道法国一般中产家庭的生活情况,比如他们的物价,他们的日常生活开支。我们希望你给我们讲讲,也让我们长长见识。中国不是有句阿老话嘛,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家一口一个宋先生叫他,宋福禄觉得挺好笑:他当年离开家乡时是一个孤儿,那时人们管他叫他的小名小禄子,从没人管他叫过宋福禄。他估计倘若他没出国,现在哪有人会管他叫宋先生呢?他看人家挺诚恳聊的,便给他们讲开了。
那两人拿出纸和笔准备做记录。
他说,法国的综合物价大约高于国内物价10倍之多,物价非常高,国内的人可能难以想象。
“宋先生,他们的物价高,但是不是挣得也多呀?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一般中产家庭的月收入和开销,好不好?”副主任说,神态还挺谦虚的样子。
宋福禄便象聊家常一样,聊起了法国一般家庭的情况:
法国一个中产家庭的月收入大约在5000千欧元左右。以一个4口之家为例,夫妇俩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他们每月的日常开支内容主要包括食品、住房、通讯、交通等必须开支的项目。
“请等一下,宋先生,”副主任问道,“你说的那个家庭的月收入是指一个人的收入,还是两个人的收入?另外,你把外国钱换算成人民币说,这样我们好有一个比较准的概念。”
宋福禄便说,他说的5000欧元相当于5万元人民币,是指那家夫妻两人的月收入。接下来,他开始给那个家庭算账。那家人人均每月在食品上的开支约为300欧元,4人总开支为1200欧元,相当于12000人民币。用这笔钱购买的食品包括各种肉类、蔬菜、牛奶、面包、酒水、饮料等食品。
“4个人一个月吃12000元?”副主任瞪大了眼睛问,似乎对宋福禄的说法表示怀疑。
“对,换成我们的钱就是12000元。”
“花那么多钱吃饭呀?”那个干事感叹说,“那他们的东西一定很贵吧?”
宋福禄说,西红柿30元一公斤,黄瓜10元一根,青椒30元1公斤;鸡肉一公斤50元,猪肉一公斤60元,牛肉一公斤100元,羊肉一公斤120元。
那两人记下了宋福禄说的话和数字。那个干事反应挺快,他说从宋福禄说的法国物价看,不止比国内贵10倍。国内一根黄瓜最多卖1角钱,而法国卖10元,相差100倍。国内买一公斤西红柿最多5角钱,而法国却要花30元,相差60倍。他认为宋福禄说的不够准确,但他没说出来,而在嘴里嘟哝说10块钱能买100根黄瓜,30元能买60公斤黄瓜。
副主任问宋福禄那个4口之家下一次饭馆需要花多少钱。
宋福禄说,大约需要120-15...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