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时候的事儿?”
“就在刚刚,袁世凯通电接受刑部尚书,即可赴京,祈请将山东军政大权交予下任巡抚。”于荫霖道,“莫非张大人不知道?”
梁鼎芬红着脸说:“刚刚着急,没等下一条通电。”
于荫霖道:“这几天通电必定会繁多,张大人还是派人时时盯着电报局才好。”
中国清政府与意大利签订停战条约看似一件小事,但却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轰动,各国政府竞相讨论之外,国内各个势力也在讨论。尤其是心情复杂的袁世凯,朝廷发来电报,升任他做刑部尚书的圣旨已经传给他几天了,他既不拒绝也不接受,他在等待形式。
但实际上他在心存侥幸,如果太后能重新出山,那么他就安全了。袁世凯这些天从来没有这么期望慈禧太后重掌大权,但他明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帮助光绪的是曹跃,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曹跃,而不是翁同龢,更不是书生意气的康有为和谭嗣同等人。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将军造反,文人护国的道理,因为文人造反不成功,文人太理想化,事事想当然尔,岂能成功。为什么自宋以来皇帝重文抑武,目的就是防止实用主义的军人掌握大权,皇帝们宁可让读圣贤书理想主义泛滥的书生掌权误国,也不愿意军人掌权。
曹跃兵变,岂能说说而已,必定雷厉风行严控慈禧——或者说,慈禧这辈子,是没有指望了。
袁世凯心内矛盾重重,他的手下也心思各异,袁世凯明显感觉到了下属们的反常表现。许多人心里面开始烦躁起来,蠢蠢欲动。人们纷纷猜测,袁世凯到底怎么想,到底能不能扭转局势。可大势所趋,袁世凯想要摆脱被控制的局面,要么忍辱负重,要么反叛!
反叛?
袁世凯还没有这个胆量,在与左右幕僚徐世昌和王士珍商量之后,袁世凯决定忍辱负重,接受命运,暂时将武卫右军和山东交出来。随后袁世凯恢复电报,声明这几天因为重病卧床在家,妻子为了让自己安心养病,故而瞒住了电报,如今才接到如此消息,赶紧回电愿意接受朝廷安排,感谢曹中堂的提携,他立即启程赶赴北京,接受新的职务。
曹跃接到电报之后哈哈大笑,对王宇说道:“这袁世凯终于看清形势了。”
王宇道:“当立即取得山东。”
曹跃问:“怎么取山东,由谁来做山东巡抚?”
王宇说道:“山东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袁世凯在山东留有两万多武卫右军,弹药充足,这支部队绝对要掌控在手。所以让聂嘉带领右路军立即从天津赶往山东济南,接受武卫右军,整编武卫右军。”
“你的意思是让聂嘉做山东巡抚?”曹跃皱眉道。
王宇说:“主公,我知道你不希望手下将军参与地方政事,以免出现新的军阀。然而此时此刻,不得不为之。”
曹跃道:“军政大权坐拥在手,许多人不想做军阀都不行咯,权宜之计,时候所有将军都不得担任地方职务。”
王宇笑道:“主公将来如何应对?”
“建立统一国防军。”曹跃肯定地说道,“地方政府绝对不能拥有兵权,一旦地方掌握兵权,距离国家分裂不远矣。”
何顺听完曹跃的话之后,默不作声,随后找到陈信说道:“陈将军,我透露给你一个消息。”
“您说。”陈信道。
“我哥打算整编全*队。”
陈信笑道:“这也不是什么新消息了,依着主公的性格,绝不允许军权掌控在其他人手中,建立统一军队势在必行。”
“你看出来了?”何顺笑道,“果然聪明。”
陈信一脸黑线道:“不少人都看出来了吧?”
“他们没你聪明。”何顺道,“你猜猜我找你做什么?”
陈信叹了口气,说道:“还不是关于将来军队整编的事儿,不过军队整编的事儿是丛晨丛将军来管,不归我管啊。”
何顺道:“可你是保皇党的啊。”陈信顿时说不出来话了,只能苦笑起来,还真是上了贼船的感觉,何顺又道:“我哥说,将来要成立国防军,不过我们觉得应该成立皇家陆军皇家海军。”
陈信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道:“怕是那个时候,就没大清了吧。”
何顺捏了捏手指头笑道:“只要有我哥在,就有中国在,大清将会成为一段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