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只要有足够利益,他不惜铤而走险,而且他也对当下的局势进行了一番分析。
首先鲁国的经济实力很雄厚,绝非赵国和齐国所能比,战争打的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最终还要看谁的钱多,齐国和赵国的财力本不如鲁国,加上远兵作战,财力消耗远远大于鲁国,最终岂有不败的道理?
其次他觉得使者说的话很有道理,虽然梨园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是有林远威和林天赐这两尊大神保佑,赵国肯定会顾及紫云仙岛的关系,不敢轻易对梨园动武,况且秦嵩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派兵攻打赵国这种事,他是绝对不会干的,先不说梨园没有这个实力,就是打仗的这比巨大消耗梨园就根本承受不起,所以打仗交给鲁国,他们就派兵牵制。
作为一个商人,秦嵩自然要争取最大利益,他不但狮子大开口,向鲁国索要巨大的经济支援,还在所得土地上进行重新分配,梨园国占六成,并签署两国互不侵犯条约。
此举遭到很多大臣反对,认为鲁国在双线夹击之下根本无法顾及梨园国,一旦赵国真的发兵攻打梨园,梨园必将承受毁灭性打击,但是在收受贿赂的高嵩极力怂恿之下,在秦嵩日益膨胀的野心之下,梨园终于调集十万大军踏进赵国境内。
赵国也没想到梨园国会突然发难,迅速调集军队进行防御,同时派人出使梨园国,希望梨园国能看清局势,不要被鲁国的花言巧语所蒙蔽,否则必将引火烧身。
秦嵩当然不会被赵国的只言片语吓倒,不但没有撤回一兵一卒,反而是增派大军,虽然始终没有开战,但赵国的几十万大军受到牵制,前线一度吃紧,连连遭到重创,齐国方面也在不断给赵国施加压力,不得已之下,赵国只能答应秦嵩所提无理条件,忍痛割让三十里土地赠予梨园国。
三十里土地怎能喂饱秦嵩的野心,他只是在试探赵国局势,加上联军受创的消息,让秦嵩看到鲁国胜利的希望,于是命令大军继续向西挺进,给赵国施加压力,赵国也是迫于紫云仙岛与林家的关系,加上正在与鲁国激战,实在无法分兵反攻梨园,于是派使者议和,割让临近梨园百里土地作为议和条件。
秦嵩怎肯满足,一旦鲁国打败赵国和齐国,所得土地何止百里,盛怒之下的鲁国,必定反攻赵国,就是灭掉赵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到了那时,赵国还不如梨园,如果现在收了这百里的土地,势必就要与鲁国划清界限,岂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不但不能退兵,还要继续给赵国施压,等到鲁国形成反击之势,秦嵩就会毫不犹豫的对赵国宣战。
如今的局势一片大好,可是林远威等人却是乐不起来,鲁国最强不假,但赵国齐国又能弱到哪里?即便最终齐国和赵国战败,鲁国真的就会反攻两国?这场魔法师参与的战争,对三个超级大国的消耗实在太大,等到罢兵休战,谁还敢贸然发起战争?可是即便经历了一场大战,赵国的实力,也远胜于梨园国,那个时候梨园国恐怕要面临灭国的危险。
紫云仙岛顶多就是个门派,就算肯支援梨园国,就凭那么几个人,就能与赵国的几十上百万大军相抗衡么?秦嵩这是在玩火自焚。
这场疯狂的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局势也开始渐渐逆转,鲁国靠着雄厚财力,顶住了齐国和赵国的夹攻,开始发起反攻,秦嵩瞅准局势,立即下令向赵国开战,与鲁国大军形成合围之势,打的赵军节节败退,前线捷报频频,只是数月时间,梨园国大军就推进五百余里。
可就在这个时候,鲁国执政亲王苏查哈突然发动兵变,企图篡权夺位,无奈之下,鲁国大军只能立即停止攻打赵国和齐国,班师回朝,平定亲王之乱。秦嵩听闻此讯,知道一切幻想最终只能是镜中花,立即下令撤回大军。
可是赵国已对梨园国恨之入骨,迅速集合百万精锐东进截击梨园大军,并发誓要一举灭掉梨园国,一雪前耻,梨园大军最终被赵军围困在花谷口,梨园将士浴血奋战,与赵国大军激战三天三夜,最终全军覆没,数十万将士埋骨他乡。
大捷之后,赵国大军乘势而上,而此刻,梨园国却没有一兵一卒可调,崇南关守军只有三千,不到半日时间,崇南关就被赵军一举攻破,三千将士以身殉国。赵军势如破竹,百万大军长驱直入,两日不到,百万大军就兵临建安城下。
本来还想着趁机开疆拓土,扩大梨园国版图,成就一代圣君,可是没想到,最终却成了亡国之君。
二十七年,整整二十七年,赵国百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妙通预言终于成为现实,只怕一帝自东方踏空而来,最终却无法成为现实,即便秦嵩愿意将这王位拱手相让,林家父子拿什么扭转乾坤?更何况林天赐如今远在紫云仙岛,等他回来,梨园国怕是早已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