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明帝尚未决定下一步该如何行动的时候,九州的局势突然朝着难以预料的方向发展了。
起因便是宁二爷接管镇北军之事。
朱亦辙心中的谋算朝中的大臣并不知道,他们只是担心和蛮夷没有多少对敌经验的宁二爷无法胜任这个职务,于是有人上了奏折,恳请陛下三思,说与其交给宁二爷,不如还是留给辙王,陛下若是不待见辙王,可以让他一直镇守北疆之类的。
这个奏折一下子捅了马蜂窝。
朱承旭许是认为这个臣子是在为朱亦辙说话,朝堂上便让人把他拉去午门斩首了。
一下子,满朝哗然。
“暴君”、“昏庸”、“滥杀”等等词都用在了朱承旭身上,几乎所有人都对他这个新帝失去了信心,哪怕是擅长见风使舵的臣子也一下子失去了方向。
朱承旭太难以揣度了。
他的所有行事准则似乎都是同一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若是他连一点反对意见都听不进去,那要他们这些臣子何用?他想干什么直接下旨便可以了,不需要任何建议,不需要任何讨论,也没有人胆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忤逆他。
一时间,所有朝臣都想要卧床休息,不去上朝了。
然而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他们还是每天按时上朝,递交奏折的人却越来越少,朝堂上往往安静得落针可闻。
无事退朝的时候越来越多,人人都木着一张脸,仿佛上朝是酷刑一般。
只有一个人在这种压抑氛围里如鱼得水。
这个人便是宁大郎。
不知道他哪里得了朱承旭的青睐,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上朝时也都伴随天子左右,替他宣读奏折,批阅奏折,朱承旭听奏折时昏昏欲睡。
有人私底下调侃,宁翰林比正德帝还要像天子。
可不是么,朱承旭对国事漠不关心,宁大郎却了如指掌。
俗话说,不在沉默中灭亡,便在沉默中爆发。
霸州第一个爆发了,原本因为地动伤亡惨重,朝廷又没有施加援手,他们收拾起来不容易,那个上了一封奏折就被砍了头的大臣又刚好是霸州的世家之人,霸州素来民风彪悍,向来不是好欺负的,他们一下子举起了反旗,说要清君侧,除奸佞。
奸佞是谁?所有臣子默默瞟了宁大郎一眼,大概也只有他了,没见左相右相都被正德帝冷落,对上朝的热情还没有逗孙子的热情多呢。
“霸州竟然敢举反旗!真是吃饱了撑了。”朱承旭在御书房气得摔起了书册,伺候的内侍宫女惊得瑟瑟发抖,一言不发。
“陛下,消消气,初夏虽然还不热,火气也不能这么大呀。”一声娇娇柔柔的声音想起,所有宫人都松了一口气。
要说在这宫里还有谁敢捋老虎下巴的,也就只有这位德妃娘娘了。
朱承旭见她来了,消了几分气,声音少了几分怒气,“你怎么不好好歇着,又跑过来做什么。”
除了沈九娘,没有哪个妃子能随便进出御书房。
朱承旭虽然总这么说,但是每次沈九娘过来,他心情还是好很多的。
“陛下何须烦恼?霸州不把您放在眼里,那就打到他们服了。”沈九娘笑道。
开战吗?朱承旭思忖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