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镇长桑尼先生对陈承宇来到这里没几天,就钻出了一个气田,深感惊讶,这就好像是知道了这里有个气田一样。他衷心的恭喜陈承宇的同时,表示帮助陈承宇寻找买家。
陈承宇微笑着说:这个天然气不卖,我将在离小镇5公里以外建设一个化肥厂,还要请镇长先生帮忙,找几队建筑队,我要在这儿盖几幢房子,这里将成立杜克实验室天然气制取化肥研究中心。
镇长桑尼先生爽快地答应了。可是一会儿他突然惊喜地叫道:“噢,上帝,你就是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地质学家杜克?陈先生吗?”
陈承宇微笑着说:“我正是杜克?陈,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地质学家地当不得。”
镇长桑尼先生兴奋的搓着双手,话说有世界最著名的杜克实验室在这里投资,这里不兴旺都难。镇长桑尼先生哆嗦着叫来几个手下,叫他们马上骑马去找建筑队,十万火急。
然后镇长桑尼先生急召对自己亲近的部下,开了一个会,会议具体内容不得而知,反正会议之后,杜克实验室圈买的土地周围,全部被这伙人买下,等到这里的化肥实验室和化肥厂建成之后,这里成了一个工商业中心,镇长桑尼先生和亲近他的部下,全部一步致富。这是后话。
且说陈承宇又派人到托尼市发电报给波士顿杜克实验,要求总部派遣100名保安,10名科研人员过来,空气低温液化分离机也带五台过来。
下午来了三个建筑商人。陈承宇很惊异:这么快?他画了建筑图纸给他们,每人建一部分,商定好报酬,本来想他们应该会明天开工,谁知道那三个人不一会就招来了人,红砖水泥木材等东西运了过来,兵兵蹦蹦的马上开了工。
陈承宇心想:这行动比我预期得快多了。
盖房子的确实行动快,仅仅三天,就盖好了六间美国式的房子,就是那种一层楼的房子,但是确实盖得漂亮。这是用来做办公室和安置工作人员的地方,实验室和化肥厂的职工宿舍等,在这些房子建成后,马上开建。
几天后,杜克实验室的人来过了,一起过去来的还有机器、贮气罐、天然气预处理、净化剂等用到的物品全部到位。
陈承宇召集从实验室总部抽调过来的10名科研人员,召开项目开工动员会议。在会上陈承宇开门见山说明了大家来堪萨斯州的目的,包括有二个科研项目,一是从天然气中分离氦气;二是把天然气用于制取化肥。所以把大家分成二个小组,一个小组是分离氦气;另一个小组是研究制取化肥。
分离氦气并不复杂,先把从气井里出来的天然气用热钾碱法除去酸气,再用分子筛脱水,用活性炭脱去汞,然后利用氦气的熔点-272.1℃、沸点-268.94℃的特点,用二次冷凝的方式制得粗氦,再用催化氧化脱去氢,则制得99.99%以上的纯氦气。
至于把天然气用于制取化肥,过程是这样的……1882年1月5日,陈承宇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题为《地球上的氦元素》论文。在论文中陈承宇用祥细、实在的证据,颠覆了人类对于地球没有氦元素的认知:
1868年8月,法国天文学家让桑利用分光镜观察日珥,在太阳喷射出来的炽热的光谱中,发现了一条黄色谱线,日蚀后,同样在太阳光谱中观察到这条黄线,经过进一步研究,认识到是一条不属于任何已知元素的新线,是一种新的人类未知的元素产生的,于是把这个新元素命名为 helium,来自希腊文helios(太阳),元素符号定为He。
陈承宇公布了自己发现氦元素的原因:源于“好玩”——有一次恶作剧地把空气冷冻到零下254℃时,除了一种气体,其它的气体不仅变成液体,而且都变成了固体。
这种在零下254℃下仍然是气体的物质,在光谱仪下,显示出与至今发现的物质无法对应的黄色谱线,但是与太阳光谱中观察到的helium元素的黄线谱线一致,因此断定这种气体就是helium元素。
陈承宇在论文中指出,经过测量,这种元素在大气中的含量非常稀少,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4.6立方厘米的氦,大约占整体体积的0.0005%,是除了氢之外密度最小的气体……
论文在全球顶尖科研杂志《自然》一发表,各国科学家哗然,但他们没有高质量、精密的冷冻机、气体分离设备等仪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