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贺!”
“一幅画恐怕有一点单薄了。”李辅国在一旁委婉地劝慰。
“爱卿说的有理,这样,皇叔把朕的那尊珊瑚也一并派人送去蜀地。”
“圣上有所不知,这罗若云曾在宗伯之案时做过证人,她可是京师画圣吴道玄的亲传弟子,虽说她的真迹不急吴道子那般举世无双,也是颇具名望,这礼还轻吗?”岐王最后这个问句故意说给李辅国听。
“好,这事就交由皇叔酌情安排。来来来!诸爱卿,与朕举杯共饮!”
其实昨日,贤之回闲人斋之前,侯督灵还在为再找一尊红珊瑚发愁,关键是要百年一遇,哪来那么多百年一遇,如果遍地都是便也就不珍贵了。
“实在不行就把那尊五十年的送去益州吧,父亲!”
“那还不如不送,圣上那尊百年有余,而且圣上特意叮嘱要相仿一致,我这不是欺君之罪吗?送不送都是麻烦。”
贤之灵机一动给支了个好招儿。
他让第二天宴席之上,带上罗若云。
鹤引对这事一笑置之,贤之却很以为然。
“鹤引大哥,万不可小瞧了那李辅国,他能把手伸到岐王府,我感觉离闲人斋便也不远了。”
“不成气候,像那十年前杨国忠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呼风唤雨自不在话下,最终如何了?”鹤引满脸的不屑。
“今非昔比了,义父说的有道理,不怕宦官奸计多端,最怕狡猾人得势,你别忘了他手里可是有兵权。”贤之不敢多想。
“不愁了,该来的总会来,避之不及,不如过好当下。”
“当然要未雨绸缪,但也要适当给自己放松。”
贤之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他随即把话头扯到了南边,“这次游园君立了功,算是大功一件。”
“还不是多亏了你!”鹤引微微一笑,颇为欣慰的样子。
贤之摆着手,“此言不妥,那边的状况你我皆不知情,怕是各种意外状况不断,他算是历练不少。”
“我倒不担忧他的差事,毕竟跟着圣上一路以来什么风浪也都见识过了,我更为忧心的是……”
“我知道,侯府,是也不是?”
鹤引颇为肯定地看着贤之,“他触景生情,还不知道回来后几多波折麻烦。”
“还是那句话,来者不拒,即便是来者不善。”
贤之不善大话,这算是他仅有的夸下海口了,他从不跟别人显示什么,也不习惯去做保证之类的言辞,唯一擅长的便是洞悉周围的细节,察言观色,耐心推敲。
碰上着实棘手和始料未及的,还有未卜先知术给他托底。
“他什么时候可以回来?”鹤引有些感慨。
“怕是他也在纠结这个问题,但纵观当前反攻局势,怕是东都收复前难以踏上返程。”
“估计有人又开始揪心了!”
“她早就不会像我当年那般鲁莽行事了,经历了这么多生离死别,怕是也看开了不少。”他暗指侯督灵。
但愿吧!感情的事除了当局者迷,旁观者都格外清醒,问题是旁观者既无参与权更无决断权,那份清醒明智都是白费。
“希望一切都平平顺顺的,我们的路已然过于崎岖,不能再如此坎坷,我怕大家都熬不住!”鹤引若有所思。
贤之拍了拍他的肩膀,算是默默安慰了,两个人就那样背对着夕阳,影子被拉的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