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说什么也没有想到,明明被自己打得无法还手的河东军会突然跑到了自己的身后。
现在潼关失守,弘农失守的消息接连传到了夏侯渊的大营。而且听说曹操的大公子曹昂在弘农吃了败仗,还险些送了性命。夏侯渊终于坚持不住了,准备撤军。
但是夏侯渊也知道,河东军绝不会那么容易让自己撤军的。如果没处理好就是全线崩溃的局势。
自己的大营原本与闻喜互成犄角之势。自己一撤军,闻喜定然守不住。另一方面河东郡治安邑新附,虽然太守王邑倒戈降曹,但是城中兵马多是向着田靖的,想要固守安邑只怕也很困难。
夏侯渊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反倒是令王邑带领安邑守军先撤军南下,退守黄河一线,日后再组织力量反攻。自己则分精兵守安邑,保证自己大军能够从容南下。自己大营之中不减旗号,不减灶,每日趁夜逐步撤军。自己只留三千精兵最后撤离。这样做虽说也有风险,却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夏侯渊想好之后,立即通知王邑,商量撤退之法。计议已定,他们唯一希望的就是河东军能晚点发现他的计划。最好是等全部兵马撤离之后。
徐庶那面也一直在等魏延的消息。潼关城破的时候,魏延就已经派人从水路回来报信,如今徐庶收到弘农消息已是多日之后。魏延奇袭潼关成功,众人大获鼓舞。现在就是征北军大举反攻的时候。
徐庶知道早晚夏侯渊要撤,但却不想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就在得到弘农消息的第二日,多日高悬免战牌的河东军突然派人叫阵。徐庶令十几个大嗓门的军士到阵前大喊,"潼关已破,河西兵马已经打破弘农,进攻洛阳了。夏侯渊还不撤军,莫非要投降我们河东不成。夏侯渊,投降!夏侯渊,投降!"徐庶也不让人与曹军交锋,只是从早到晚反反复复喊这几句话。
这一下,曹军的兵马个个听得真切。哪一个还不知道弘农的战事。军中一时传得沸沸扬扬,军心大乱,夏侯渊心中大骂徐庶无耻,却也没有办法。
当夜晚间夏侯渊召集众将,让他们好生安抚士卒,稳定军心。另一面则加快准备撤军的进程。
王邑那面的撤军并不顺利,麾下士卒百般拖延,而城中百姓则是冷眼旁观。最后在夏侯渊的不断催促之下,王邑领着郡守府从官以及不到三千人马南下。
夏侯渊接管安邑的兵马不足二千,原本就是为了拖延河东军,配合大军南撤的。这些人知道自己的命运在进城的一刻就被确定了,他们注定将是弃子。
王邑撤退之后的第二天,夏侯渊就命令大营的主力分匹南撤。他以及等不了晚上再行动了,徐庶让人喊话,一方面动摇了曹军的军心,另一方面也说明敌人做好了反攻的准备。夏侯渊唯一希望的是河东军不要反应的太快。只要他们先发起试探性的进攻,夏侯渊本部三千兵马就会狠狠地挫败河东军,然后赢得撤退的时间。
但是夏侯渊猜错了,徐庶远比他想象的大胆。徐庶除了留下伍习和齐泰的五千兵马在北方防止鲜卑趁火打劫之外,调到了平阳郡所有的兵马共计一万三千多人全面反攻。
徐晃率领三千骑兵作为前锋,冲击曹军大寨,王平率领步军一营六千兵马紧随其后,分割包围敌军,逐步消灭。另外派游骑一千在战场两侧侦察敌情,清剿零散逃兵。徐庶自领中军三千人殿后,处理俘虏,打扫战场。对于安邑,徐庶只派了一人去接收,就是杨修,但是不是现在,而是在自己这面取得决定胜利的时候。
徐晃这一次是憋足了劲儿要和曹军死战到底了。毕竟之前河东之战败得太憋屈。这次河东骑兵全部配上了匈奴上好的战马,马的胸部有铁甲保护,包括骑士全身的皮甲,两仗的骑枪,以及锋利的弯刀,这是河东军有史以来装备最精良的一只重骑兵。它的作用就只有一个,就是冲锋,冲锋,再冲锋。
徐晃的骑兵像尖刀一样撕裂夏侯渊的部队,把他们分割打散。三千重骑兵对三千步卒,战斗的结果几乎没有悬念。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夏侯渊身边只剩下不到五百人。夏侯渊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带兵突围,最后敌人实在粘得太紧,夏侯渊只带了一百多护卫,骑着快马撤离了战场。
徐晃的骑兵既没有时间围剿败兵,也没有休整。而是直接南下进攻其它撤退的曹军。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