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倒行逆施,不可能长久,才想离开他的。你是汉朝子民,就算父亲拒绝了你,也不代表你没有办法好好活着。陛下已经赦免了你们的所有罪行了,你还不知足,竟然鼓动李傕、郭汜之流携董卓旧部谋反!你心中有天子吗?你顾及过大汉百姓的死活吗?君子皆有颗为天下苍生百姓的心,你有吗?你配谈抱负吗?”
貂蝉是真的很不喜欢贾诩这种人。本来以他的才能,在这世间完全可以做个正面的人,好好地施展自己的抱负的,但是受到一点点挫折,就开始怨恨别人,仇视社会,做出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还拿别人做自己的借口。这种有才无德的人,比无才无德的人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力要大得多。
前世中李傕、郭汜顺利地攻入了京城,挟持了皇帝,他们和董卓一样都是兵痞,不懂得治理国家,让京城又回到了董卓在世时候的状态。百姓民不聊生、官员人人自危,很多世家大族遭受了灭顶之灾。
貂蝉对贾诩并没有印象,但是看他刚才的口气,显然他对李傕、郭汜都是不以为然的,并不见得是多么真心地辅佐他们。可是他仍然鼓动着他们来谋取天下,置天下苍生于不顾。显然在他的心里,君民社稷,都抵不过他所谓的“一己抱负”!
贾诩被貂蝉的一席话震得说不出话来了。扪心自问,貂蝉说的句句在理。他的理想就是辅佐一个有为之人,登上大位,统一天下,自己也以从龙之功位极人臣,名垂青史。这两代的皇帝都太小了,皇室人员凋零,经过内宦和董卓之祸,他觉得大汉气数已尽,一心想找一个有野心、有能力的人来辅佐,以成全自己的千秋之英名。以江山为棋,无论君王、百官,还是百姓,都不过只是棋子罢了!棋子的生死,谁会考虑?
贾诩可以这么想,但是不能这么说出来。时下人们重德,说出来不会被人们所接受。他只能喃喃地给自己辩解道:“大汉气数已尽……”
“大汉的气数不是你有资格置喙的!每个朝代都会有盛有衰,但身为这个朝代的人,你不能期望它越来越乱,而应该去匡扶社稷,还百姓一个太平。你的孔孟之道,就是这么学的吗?”貂蝉鄙夷地望着他。
说起来,他是害了前世的貂蝉的罪魁祸首呢!这么黑心,自己可没有兴趣放他一马!
这最后一句话,对贾诩来说可谓是振聋发聩!汉武帝开始尊奉儒学后,后世的读书人都以孔孟为师,以其学生自居。贾诩一声最自傲的就是自己的才华,现在被人质疑自己的学识,自己却说不出什么,因为孔孟之道是讲究伦理纲常的,他对君王无敬意,显然违背了孔孟之道的主旨。
这时候,吕布已经悄悄地把书桌上的一支狼毫笔拿在了手中。趁着贾诩心神巨震的时候,吕布迅速出手,把细长的狼毫笔对着贾诩的左脸掷出。
贾诩只听到一阵风声,左眼一阵剧痛。他“啊”地大叫了一声,来不及做出进一步动作,吕布就到了他的跟前,把他的手臂格开,救出王允,反手将他锁住。
此时,书房外的侍卫听到异状,也已经赶了过来,从吕布手中接过贾诩,五花大绑起来。
贾诩被困成了粽子,左眼鲜血淋漓,还犹自不死心,拼命地给自己辩解,“我没错,我没错,皇帝那么小,能干什么?天下应该有为者据之……”
王允“啪”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恨声道:“你个悖逆之徒!皇帝小,难道你不会好好扶助他吗?竟然想祸乱天下!你父母怎么生出你这个背祖忘德的东西来!把他给我推出去直接砍了!”
贾诩像一条死狗一样被拖到了外面。他心中现在是万分后悔。如果他不那么恐慌多事、如果他后来能从李傕、郭汜的软禁中逃脱,他今天都不用死了。自己一心想博个从龙之功、位极人臣,结果就要早早地交代到这里了。在这一刻,他的心中未尝不是后悔的。
貂蝉想了想,也就没有阻止。直接砍了,和上奏皇上砍了是一回事,反正他目前的身份是父亲的幕僚,幕僚行刺主公,死了那是应该的。留着反而夜长梦多,谁知道他又会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惑动了谁帮他逃跑呢?
不一会儿,侍卫进来禀报已经砍了,王允犹自难以解气,怒道:“把他的尸体扔到乱葬岗,喂野狗去!”
侍卫听命,就去办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