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又称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药、玉延。
吴普曰∶薯蓣,一名薯,一名儿草,一名修脆。齐、鲁名山芋,郑、越名土,秦、楚名玉延。
颂曰∶江、闽人单呼为,亦曰山。《山海经》云∶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
则是一种,但字不一,或语有轻重,或相传之讹耳。
宗曰∶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尽失当日本名。恐岁久以山药为别物,故详着之。
《别录》曰∶薯蓣生嵩高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另外还有许多出处,都可以来跟他们很好的解释山药这个东西。
普曰∶亦生临朐钟山。始生赤茎细蔓。五月开白花。七月结实青黄,八月熟落。其根内白外黄,类芋。
弘景曰∶近道处处有之,江南、山东皆多。掘取食之以充粮。南康间最大而美,服食亦用之。
恭曰∶此有两种∶一者白而且佳,晒干捣粉食大美,且愈疾而补;一者青黑,味殊不美。蜀道者尤良。
颂曰∶处处有,以北都、四明者为佳。春生苗,蔓延篱援。茎紫,叶青,有三尖,似白牵牛叶,更浓而光泽。夏开细白花,大类枣花。秋生实于叶间,状如铃。今人冬春采根,刮之白色者为上,青黑者不堪。近汴洛人种之极有息。春取宿根头,以黄沙和牛粪作畦种之。
苗生以竹梢作援,高一、二尺。夏月频溉之。当年可食,极肥美。南中一种生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味更珍美,云食之尤益人,过于家园种者。又江湖、闽中一种,根如姜、芋之类而皮紫。极有大者,一枚可重数斤。削去皮,煎、煮食俱美,但性冷于北地者耳。彼土人呼为薯。南北之产或有不同,故形类差别也。
甄权曰∶按∶刘敬叔《异苑》云∶薯蓣,野人谓之土薯。根既入药,又复可食。人植之者,随所种之物而像之也。
时珍曰∶薯蓣入药,野生者为胜;若供馔,则家种者为良。四月生苗延蔓,紫茎绿叶。
叶有三尖,似白牵牛叶而更光润。五、六月开花成穗,淡红色。结荚成簇,荚凡三棱合成,坚而无仁。其子别结于一旁,状似雷丸,大小不一,皮色土黄而肉白,煮食甘滑,与其根同。
王《山居录》云∶曾得山芋子如荆棘子者,食之更愈于根。即此也。霜后收子留种,或春月采根截种,皆生。
颂曰∶采白根刮去黄皮,以水浸之,糁白矾末少许入水中,经宿净洗去涎,焙干用。
宗曰∶入药贵生干之,故古方皆用干山药。盖生则性滑,不可入药;熟则滞气,只堪啖耳。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剐去皮,竹筛盛,置檐风处,不得见日,一夕干五分,候全干收之。或置焙笼中,微火烘干亦佳。
曰∶凡使,勿用平田生二、三纪者,须要山中生经十纪者。皮赤,四面有须者妙。采得以铜刀刮去赤皮,洗去涎,蒸过曝干用。
姜江浩现在的脑容量,对于食材的相关信息简直是信手拈来,稍稍回忆了一下便顺口而出。
“山药。性平,味甘。归肺、脾、肾经。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助五藏、延年益寿的功效,对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缺乏、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有食疗作用。”
“然后呢?”嬴政本来听的不甚仔细,直到听见延年益寿,他便彻底来了兴致。
“山药和鸭肉同食,可以润肺滋阴。因为山药能够滋阴养颜,鸭肉尤其是老鸭,既能补水滋阴,又能清热止咳,二者同食,会有很好的滋阴养颜,润肺止咳的功效。”
“山药和猪肉一起食用,能够补血益气、养胃强身。因为山药能够益气养阴、健脾养胃,猪肉可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二者搭配食用,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血益气、养胃强身的功效。”
“山药和芝麻一起可以防治骨质疏松、补肾、抗衰老,因为山药能滋肾益精,芝麻可以益肾、强健筋骨、抗衰老,且二者都富含可以强化人骨的物质,若二者搭配食用,可以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也就是壮骨,还能补肾抗衰老。”
“等等!”
“怎么?”
嬴政叫停了姜江浩,转而问他了另外一个问题:“何为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