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丹园,如今已经颇有几分趣味。山坡上铺建了石子路和亭台,两眼不大的活水也被整理出来,引为曲水,给丹园增添了三分灵动。茶楼酒肆均以木竹石建成,自然雅趣。
王二叔找人从山里寻来几块很有模样的奇石放在园子里,石缝填土种上各色幽草,别有一番风味,这几块石头得到了无名先生的赞赏,认为其深得山之灵秀素雅。另外,还寻来平整的大石竖在凉亭边,文人墨客游园得佳作便可写在其上;路两旁每隔一段就放了光滑的天然石凳,供游人休息。
蓝怡走了一圈,深感满意。除了山坡,村南坡地里的种着的两亩麦子也已经施肥除草浇水,长得茁壮。贾氏告诉她,这麦田乃是周卫极帮着收拾的,周卫极虽然忙着收拾房子和院子,蓝怡家的事情他都是放在心上的。
这段时间,周卫极去衙门的时候少,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盖房子上。他的隔壁也就是周家大伯的院子,已经被周卫极用了十贯买来,过户到苏永珅名下。
周卫极和苏永珅商量过后,订了正房要盖青砖大瓦房。青砖瓦房结实牢靠,冬暖夏凉住着舒服,为了增加保暖和防潮功能,他依照村里人的通行做法,屋墙外边用青砖,里面用土坯。
天气解冻之后周卫极就把自己家和大伯家的院墙拆除,靠大门处挖了个大土坑,把墙土都倒进去用水闷软,再掺上麦桔和生石灰搅拌均匀后,用木制的长方体框做出土坯模型,晾干便可用来盖房的土坯了。
这活说起来简单。却十分费功夫和力气。木制模型做出来的土坯和青砖一样大小,重量却是青砖的好几倍,为了让土坯密实、四角饱满和线条分明,泥土铲进模型后要用石杵打十几下才能翻扣在平整的地上晒干。这样翻土、打坯、再晾晒摞好,一天下来反复近千次,饶是铁人也会累瘫。
周卫极闷头在家干着,虽说他的几个堂兄弟和高峰以及村里关系要好的一些人也会过来帮忙。但大伙毕竟有自己的事情。没办法日日过来。周卫极也没有请工,两万多块土坯大部分是靠着他的力气扣出来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得周卫极高大精壮的身形明显看着瘦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很好,两眼炯炯有神,不断告诉蓝怡,房子进行的如之何。还有多久便能挖地基等等。蓝怡含笑听着,她很想告诉他自己不需要住多好的房子。只要和他在一起便好;她也很想说不如请工来做,不必他这样辛苦,但是周卫极有属于他自己的想法和骄傲,蓝怡不想太多干涉他。
看着他黑瘦的脸庞。蓝怡心疼得只想落泪,恨不得马上做很多好吃的给他补回来,但是现在却没有以前方便了。因为,周卫极家现在不只他一个人。还多了苏永珅。
春暖花开后,苏永珅从城里搬过来和周卫极一起住在厢房里,每日也帮着收拾。
苏永珅在蓝怡心目中,就是一个响当当地铁汉形象。见面之后蓝怡才知道,此人出乎意料的眉清目秀,完全就是一个白面书生,只是神情气质中多了几分硬气,感觉有点像现代电视剧中的白面银袍小将。苏永珅说话也颇有读书人的模样,待人谦和有礼,让蓝怡觉得有这样的邻居着实不错。宇儿也很喜欢苏永珅,经常到周卫极的院子去看苏永珅做事,他认为苏大伯很像义学里的夫子,甚至好些知识知道的比夫子还要多。
一排排晒干的土坯摞在东西两面墙新搭的竹棚下,以免被雨水打湿散掉,蓝怡家温室撤下的油布也被贾氏送过来铺在竹棚上,油布虽有几处破损,但防雨效果比茅草还是好很多的。温室里的大红果已经成熟,进入三月下旬后,白日里已经不需要油布,只晚上把栅子放下来便可。蓝怡买回的菜籽除了芋头和麻山药,其他的都分给了李氏、牛嫂、杨氏和周月娥一些,让她们也种上给家里人尝尝鲜。
进入四月后,蓝怡更忙碌了。除了地里山坡上的事情,还要一针针的绣嫁衣,就连宇儿和宝宝的衣服也是贾氏帮着做的。贾氏把家里的话活计揽过大部分。
二咩前些日子生下三只小山羊,现在家里的两只山羊都在产奶。四人喝剩的被蓝怡或熬制奶粉或做成了乳制品,如奶豆腐和奶糖。蓝怡想起以前吃过的双皮奶,只知道是用鸡蛋和牛奶做的,便和贾氏商量试着做,二人弄了几次还真用蛋清和煮熟的纯奶加白糖做出来了味道十分不错的双皮奶。宇儿每日下学回来贾氏都给他们二人蒸上两碗。慢慢的双皮奶也在村里传开了,只是能吃上的孩子不多,毕竟鸡蛋和羊奶都会能换银子的,大伙舍不得给孩子们做来吃,所以宇儿和文轩再次成了村里孩子们羡慕的对象,每日就像和跟他们回来蹭吃蹭喝。
周卫极竟也好吃双皮奶,只要少放些白糖再点上几滴醋他就能吃一口气吃下一碗,蓝怡见他喜欢便每日下午给宇儿他们做时多蒸两碗,让孩子送过去,也可周卫极和苏永珅补补身子。家里的鸡蛋是不缺的,山坡上的鸭子也开始每日能捡二十几只鸭蛋。宝宝把每日捡蛋当做乐趣,现在他一百以内的数字都能数清楚。
蓝怡今年并没有买小鸭子,家里抱窝的母鸡有五只,都是鸭蛋和鸡蛋掺着孵。本不想放鸡蛋的,可是人家孵半天一个自己同种的都没有这事也太悲催些,是以每窝蓝怡都放了两三只。
村里人家有抱窝的母鸡时,她们会过来找蓝怡淘换些鸭蛋回去,一般都是用鸡蛋换,几个交好的人也家都打算孵几窝小鸭子。现在贾氏和文轩两个每日都去鸡窝偷窥几遍那抱窝的母鸡,等着见证奇迹。蓝怡是去年见过的,好奇心自然小了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