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两年的警院生活,才是姜山真正接受警察职业生涯里最重要、让他受益终身的时段。他还把心理学教授为编犯罪心理学教材收集到的书籍,全部攻读了一遍,做了七八本读书笔记。姜山后来做办公室工作时,感到得手应手。从事刑事侦查破案工作,对犯罪嫌疑人的做案心理也颇有体会。
姜山警院生活终于有了理性,他在如鱼得水。他排除了好多别人羡慕的机会,专心致志地当他的学生。
姜山后来意识到,自己在警院里误打误撞地做好了三件基本事:练好擒敌技术和射击技术两项警务技能,背熟了刑法和刑诉法两个警察常用法律,学好了犯罪心理学和刑事技术两项刑警基本功。这让姜山在当警察时,具有了强烈的警察意识、警察思维、警察心理、警察取向,做起警察这个行当来,得心应手,超常发挥。
人生的一切不是偶然的,都是在积蓄过程中的必然。警院学生毕来前,按照警院规矩,都需要到基层公安机关实习两个月。这两个月的实习生活,既是教学内容之一,也是检验学员是否适应现实斗争需要的一环。
临参加实习前,姜山他们接爱了辅导员的战前教育和动员。这些教育活动内容是实实在在的,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些都是历届学员实习活动积累下来的,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姜山认认真真地把辅导员说的牢记在心,他可不想犯错误。人不犯任何错误,是不可能的。但是人能够把错误控制在最小的程度,那就离成功不远了。姜山那时有些喜欢哲学规律的运用。
姜山的实习单位就在青水市最繁华的市中区公安分局姜戈庄派出所。姜山所在区队被分配到市中区公安分局实习,然后分成四个组,分到不同的四个派出所实习。带队实习老师是白发的哲学教授,姜山自然被教授指定为组长,班长何磊成了副组长。
实习学员对到派出所实习存有意见,他们学的可是刑侦专业,在派出所里委曲他们了,学不到刑警破案的经验。学员的意见,自然由姜山上带队老师反应,四个组全是这种意见。
哲学老师的答复早就有了:“先熟悉一下派出所的工作,也主要参加一些反扒打流的工作。然后,逐组轮流到局刑警大队实习,全去是不可能的。刑警大队在局机关里办公,队员连坐着办公的地都没有,几人合用一个办公桌,合用一个便衣橱,每人有个抽屉放放杂物,有个衣橱格子放放便衣,学员去了还需要住在派出所,分到中队里去跟着实习。主要时间还是派出所里。”
何磊因为对市中区公安分局的领导都熟悉,她私下里去找过局长,得到的答复也是同样的。因为这个分局是警院多年的实习基地,所以这些事情不只一届学员提出过。姜山意识到他们还是有些年轻气盛,太把自己当根葱了。
过去的经验要学习,前人的教训要借鉴。这是姜山在实习第一天的晚上记日记时写下一段话。姜山决定从现在起,每天坚持记日记,把每天的心得体会记下来。他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写了三个字:日知录。
何磊跟姜山在一起实习,这让她感到很兴奋。她是地主,她经常找些由头请姜山为主的同学吃饭。她请客吃饭的地方尽管都是些小吃店,可也显出她的诚意。姜山他们都是些穷学生,这样的生活,让他们感到也很幸福了。
实习组长除了与带队联系外,还需要经常与派出所长刘全忠汇报沟通。姜山需要把学员的想法汇报给所长,刘所长对实习学员有什么要求,也通过姜山传达给学员。何磊因她老爸的关系,对所长就随便些,私下了还叫刘叔叔。
刘所长笑哈哈地,对何磊特别的好,还因为何磊的缘故,通过联防队给实习学员每人补贴些生活费,理由是学员参加联防的巡逻应得的。当年派出所长刘全忠在市中区公安分局办公室里工作过,对何磊在青水市公安局当局长的爸爸非常敬佩,他有些爱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