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接着,第一兵团参谋长叶利森向大家介绍了日军的司令官乃木希典和参谋长黑木为桢等人。
抬着棺材上战场,以不怕死敢拼死而闻名的日本陆军军神乃木希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然不用多介绍。
而参谋长黑木为桢英明果决,擅于突击猛进,更不是等闲之辈。而且,黑木为桢在谋略战术方面,要比乃木希典高明许多,绝对是解放军的大敌。
叶利森介绍的时候,陈浩暗自思量道:日本竟然派出了乃木希典和黑木为桢这两员大将,看来,日本得到南洋的野心,还要胜过得到中国大陆!妈的!怪不得二战爆发之后不久,日本就放缓进攻摇摇欲坠的中国大陆,迅速出兵侵占整个南洋。
等叶利森介绍完毕,陈浩忽然想到一事,便向负责与中印整编师沟通的夏星羽问道:“星羽,这次全灭了日军第七联队,为什么没有缴获他们的军旗呢?”
对于珍贵的日军联队军旗,陈浩非常感兴趣。
据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自1874年1月23日,日本明治天皇对近卫步兵第1、第2联队亲授军旗为肇始,此后凡日军新编成之步兵及骑兵联队,必由天皇亲授军旗,以为部队团结之核心,将士对军旗之精神,举世无比。”
军旗为天皇亲授,仅为建制步兵联队和骑兵联队才拥有,所以也称为联队旗。
按日本陆军的规定,军旗在则编制在,军旗丢则编制裁。所以军旗在日军是一个不得了的要紧东西,要挑选联队一名最优秀的少尉军官担任旗手,专门设一个军旗护卫中队来保护它。
陈浩曾经了解过,日军的军旗与古代中国的外交使节手中拿的奉节一模一样,是很长的一串节。用传统的汉文化来讲,那东西不应该叫军旗而更应该叫节杖。
中国古代打仗,军队主官丢了节杖是要杀头的,别的信物都是代表军权,节杖代表的可是皇权。
日军各联队的旗面没什么区别,真正有区别的是这个节杖。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这个军旗是西洋说法,用中国说法就应该叫节杖。
很多电影小说都把旗面当军旗,也不是就不对,旭日旗也叫军旗,但显示地位的是节杖,真正难以缴获的也是这个节杖,二战中日军联队建制被消灭时,烧的也是节杖。
日军每个步兵联队都有这种军旗,军旗是个图腾也代表部队,军旗没了部队就消失,每个部队都必需与军旗共存亡,这种军旗战场上也从来就没有缴获过。
日军战败时各部队都烧掉军旗,日军投降时交的也只是指挥刀,没有节杖。因此日军战败也没有交出任何一个部队的军旗,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根本不知道日军的军旗原来就是这个模样。
听到陈浩问起军旗的事,夏星羽无奈地回道:”校长,那时中印整编师的官找过,只找到被烧毁的联队旗面,都没有找到第七联队的节杖。仁印整编师的官兵寻w,,据学生推测,日军联队指挥官见陷入重围之中,无法逃离,就烧毁了节杖。””该死的,在这种一面倒的情况下,也没能缴获日军的联队军旗。看来,以后只能靠牛敖中作战缴获日军的联队军旗了。”陈浩咬牙切齿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