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个小时的战斗中,两艘“伊势”级与两艘“长门”级战列舰几乎没有受损,都保持着完整的战斗力,动力系统也工作正常。另外,除了战沉的三艘重巡洋舰之外,其他战舰也基本上完好无损。
当了望员报告“山城”号沉没后,敌舰再次消失在夜色之中,高野就感到了一丝不安。
此时,才凌晨两点过,距离天亮至少还有四个小时。
那四艘突然杀出的战列舰肯定是大明帝国的“太祖”级(日本等国家海军一般用首舰的名字作为该级战舰的名称),其最高速度能够达到三十节。而联合舰队里最快地“日向”级只能达到二十六点五节“伊势”级的速度则勉强超过了二十五节。也就是说,如果那四艘“太祖”级战列舰紧咬不放,联合舰队根本逃不掉。
因此,在转向后,高野就让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靠了过来,并且做好鱼雷攻击的准备。
问题是,敌人根本没有追上来,甚至停止了炮击!
这个变化,让高野有点预料不及。
难道。敌人见好就收,不打算追击了?
很快,重新出现的炮口闪光就否定了高野的猜测。
只是,这次的炮口闪光出现在南面,而不是东面。另外,了望员准确判断出,开火的是三艘有四座炮塔的战列舰。
毫无疑问,这就是之前被联合舰队打跑了的那三艘战列舰!
炮弹落下前。高野一边命令四艘战列舰开火还击。一边命令舰队继续保持二十五节的速度。
此时,高野已经判断出,敌人准备合围!
从南面追上来地那三艘战列舰明显想拖住联合舰队,如果高野命令舰队减速,与敌舰进行炮战的话。另外四艘战列舰就有足够的时间从其他方向,而且很有可能是北面包抄过来,从而夹击联合舰队。
在此情况下。高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舰队减速。
同时,为了避免遭到敌人的夹击,高野还命令之前没有参加战斗的细萱戌子郎中将率领第五舰队搜索与监视北面海域。
紧接着,高野以联合舰队司令官的身份,命令近藤信竹中将尽快率领第二舰队与联合舰队本部会合,准备一同突围。而在此之前,高野下达的并不是这样的命令,而是让近藤信竹在扫荡了达沃湾之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南下参加战斗。还是向东撤出战斗。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高野有很大地信心击败主力战斗群。
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让近藤信竹地重巡洋舰过来冒险,毕竟在舰队炮战中,重巡洋舰根本就不是战列舰的对手。如果交战距离拉近,战列舰上的副炮都能打穿重巡洋舰的装甲!
现在,高野失去了信心。
为了掩护剩下的四艘战列舰突围,别说损失几艘重巡洋舰,就算损失了整支第二舰队也没有什么好可惜地。
问题是,近藤信竹能够及时返回吗?
因为交战距离超过了一万五千米(当时主力战斗群没有采用白佑彬那种完全由雷达引导的战术),而且双方航速都超过了二十五节,所以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炮战中,双方都没有什么建树。
时间接近五点地时候,联合舰队司令部的一些参谋军官突然来了精神。
至少有一部分军官认为,敌人的优势是雷达,只要天色放量,日本战列舰的炮击命中率将大大提高,而敌人雷达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因此舰队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当然,这只是一些被“军国主义”教育所麻痹了的年轻军官的想法。
斑野绝对不会相信,在超过一万五千米的炮战中,即便是在白天,日本战列舰就能获得优势。说白了,日本战列焦用地十四英寸与十六英寸穿甲弹,能否在这个距离上打穿敌人战列舰地装甲都是个问题呢。
另外,敌舰有拥有之前日本战列舰引以为傲的速度优势。
综合这些因素,天亮之后,联合舰队仍然只能逃命。
就在参谋军官期盼着决一死战地时候,高野却在暗暗担心。对联合舰队威胁最大的那四艘战列舰已经“消失”了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足以让对手超前十海里。即便绕道而行,航线也最多多出二十海里。
也就是说,天亮前后,那四艘战列舰很有可能出现在联合舰队的前方。
这时,高野再也坐不住了。必须采取丙断措施,不然联合舰队将难逃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