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地笼捕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是在村口的一个大山坡附近,有一棵树很大,树皮可以入药,但没人割树皮去卖。这是村子的风水树之一,敢打这棵树的主意,村民就不会放过。

    再往上走有许多树,都是结果子的,村里小孩子的宝贝。

    唐行之背着几个大竹筒,每个都有三四节,这是他自己做的。

    进到了山里没人的地方,来到了之前看准的地,打开一个的塞子,闻了闻,唐行之把水倒出,一连倒了好几个竹筒的。

    这里边装的是“茱萸水”,就是“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个“茱萸”,可以一定程度代替辣椒用。

    搞鱼要用蚯蚓,但挨个的挖蚯蚓要挖到猴年马月?灌辣椒水是最方便的,没有可以用别的一些代替。这方法是和海楠的一个同学学来的。

    海楠捉蚯蚓、收购、晒干、卖出的产业链有30年了,最初是雨后去捉,然后用药,最后更是用电。用电算是固泽而渔。

    唐行之悄悄用茱萸水,本身成本较高,不会破坏环境。

    捉了大概一斤多的蚯蚓装另外的竹筒里,唐行之回家吃饭。

    吃了饭之后,又动身去捉鱼。

    后来很多人向往田园牧歌的生活,实际上那都是宣传美化过的,真实的田园没那么轻松。

    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菜锅里,什么鱼米之乡、东西吃不完,第一批去的人可能是真的,后面就不好说了。

    也有很多人相信那一套说法,农村是国人最后的保障,城市里干不下了可以回农村。

    这一定程度是对的。随便有个两亩地,乱种点东西够吃了。许多搞互联网工作的人,要么去鹤岗之类房价低的地方居住,要么干脆找个偏僻地方,租几块地来种,生活成本都会很低。

    但想靠这个赚钱很难,农业特别考验投入产出比。种植很难赚钱,养殖到了出栏期卖不出去,拖一天亏一天,要碰禽畜疫病直接血亏。

    唐行之曾经想搞的是日国密集养鸡,一个房间能垒三四层箱子来养,挑选个抗病强的鸡种,再搞好卫生、消毒,控制好饲料。等到出栏前两三个月,慢慢的掺入玉米喂养,最后一个月完全改换玉米做饲料,增加活动范围,肉质就会非常出色,当散养土鸡卖都行。喂别的东西一天要喂两次,喂玉米一次就行,还节省饲料。

    这都还没开始呢,就要改行打渔了。

    走很远到一处山脚,这里水很深。

    钓鱼首先挑地,水太急肯定不行,一点水流都没有的也难,微微有点水流的(氧含量高),水又深的(鱼觉得安全),泥土营养好(有天然饵料),里边鱼就可能多。

    要钓鱼要下本,鱼是靠料换的。

    以前唐行之不懂挑地和打窝,钓鱼全靠老天爷,后来高手教了他,慢慢就会了。

    挑地之后先打窝。打窝就是丢吃的东西进去,让这一片水域有“营养”,可以吸引鱼过来,并且让它们形成捕食的习惯。但又不能放东西太多,以免鱼吃饱了,以及会浪费。

    蚯蚓是王道饵料,味道重,河里的、海里的、飞禽、走兽,都可以用它做诱饵。以前没味精的时候,很多大厨甚至会偷偷剁碎蚯蚓,加入饺子馅、肉馅里边提鲜。

    捉到的蚯蚓唐行之就带来了1/3。

    取一些剁了,裹上黄泥,不然它们味道散太快。

    然后丢到了这处河流四周,做个小诱饵。

    其实不放也行,放了求个保险。

    接着剩下的也剁碎,裹上泥,放入了大竹篓里。

    竹篓里再放块石头压重量,盖上盖子,绑上绳子,沉下水。

    这竹篓不是很大,假设它不漏水,满水后大概是四五十斤。唐行之不借助工具,能比较轻松把它拖出水。

    它的关键在于那个盖子,直径50厘米左右的盖子,中间有一个直径20厘米左右的洞。这种结构进去容易出来难,乃是最简陋的“地笼”。

    地笼里不放东西都行,只要随便进去个什么,就会自己成“诱饵”。

    唐行之之所以放蚯蚓,也是保险起见。

    之前唐行之捉鱼多,靠的是花时间,一整天都在做陷阱,哪怕陷阱很简陋,总量也会多。现在他只有晚上这点时间来捉鱼,不上工具不行了。

    至于鱼竿,做样子而已,用来糊弄人的。

    他那鱼竿太小了,钓黄鳝还行,钓鱼很难。

    唐行之点上了自制的艾条来熏蚊子,慢慢的思考自己的优势。

    他学了很多养鸡知识,在这个时代也可以试试,算是特别超前的东西。再加上可以捉蚯蚓做蛋白饲料,鸡长得快,免疫力也会强。最重要的是蚯蚓基本没成本,这真做得来。

    坐着小睡了一会儿,几根艾条烧完,被蚊子咬醒,天已经完全黑了。

    ……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