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这些话呢。
除了她谢风华,大概是没有的。
削蕃的奏折还没有到六部,就已经被一些达官显贵拦了下来,这些达官显贵在暗中倚靠藩王,自然要做事情的。
那些写奏章的官员,往往也会被流放,或者不久后因病去世。
久而久之,这天下也没有人敢对于此事上奏,而深居宫内的皇帝,对于削蕃的事情也是只是敢放在心中,却不敢宣之于口。
藩王大多是功勋卓著,又手握一方兵权,在当地的势力盘根错节,对于其中一个藩王动手是不够的,稍有不慎就是一场兵变,而对于所有藩王出手,历代皇帝又哪来那么多的兵马呢。
更何况是劳民伤财的战争,钱与人像泼水一样的出去,大伤元气,故而历代皇帝都不可能轻举妄动。
但谢风华却明白,面前的女帝和历代皇帝都不一样。
女帝的削蕃势在必行,因为女帝对于权力的渴望超过了历代的帝王。
最重要的是,这些年女帝暗中做的一切,已经夺去了许多藩王手上的兵权,但这一切做的还是太急了,才让藩王开始反弹,不服从谢照的统治。
谢照急需一个强大的外援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吐蕃就是一个很好的外援,这才是谢风华被送到吐蕃和亲的真正原因。
谢照思索着谢风华说的封禄不封王,越想越暗中叫绝。
但是面上还是保持平静,看着谢风华淡淡的问道:“风华,你说的倒是简单,封禄不封王,改制,让所有的藩王留在京都,办法倒不错,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削蕃削蕃,说的容易,做起来稍有不慎颠覆的不止是燕国啊,你明白么,风华?若是只有这些,怕是不够啊。你心中有具体的举措,大可以说来听听。”
谢风华心中一喜,她不怕谢照让她说,怕的是谢照金口玉言,直接让她去吐蕃。
此刻,这一对姑侄才真正是你来我往。
谢风华对着谢照一拜:“禀告皇上,首先应该慢慢推行改制,改制就从六部开始,将六部中,和京都中和藩王有极大牵扯的臣工查出来,在京都留一批,处置一批,流放一批,当然尚需有度,这帝都的官员,又有几个敢说自己和藩王没有半点关系呢。”
谢照听到此处,猛地一拍面前的桌子,叫了声好,然后说道:“不错不错,但你可知,即便有度的话,这朝堂上怕也站不了多少人了,六部的事情难不成你一人代劳吗?”
谢风华再次拱手:“至于六部的空缺,这也就是风华要说的第二步了,第二,在六部内进行正式改制,选拔一些真正有才华,真正背景干净的寒门子弟,那些士族弟子其次考虑,毕竟除了藩王,这些士族不可小觑!”
听到士族二字,谢照眼中隐隐有了一丝忧色,但还是很好的遮掩了下去。
此刻谢照看向谢风华的目光里,已经充满了赞赏,谢照高兴的说:“继续说,你的想法当真不错!跳过士族,直接说怎么封禄不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