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叹什么气?”赵新问他,“宝珠多懂事,都给他送回去了。”
乾启望了他一眼没说话。
向诚手里还在翻来覆去看他们新烧好的梅瓶,“你这叫自寻烦恼,现在下面来客了,你应该下去和宝珠一起待客。”
周达赶紧走到窗边去抽烟,望着外面的飞檐,感慨道:“这样看出去风景可真好,要是坐在那边可什么都看不到了,人有时候就是要换个角度。”
“滚一边去。”赵新骂他,“心灵鸡汤留着自己回家喝。”
薛利觉得乾启现在想的越来越多,完全没必要,忍不住说他,“以后跟紧点,他没机会也是白搭。”
乾启说:“不是这回事,我想个事而已。”
周达吐着烟圈说:“你们玩古玩的,就觉得老物件好,让我这种外行看,新的东西更好,回头你再给宝珠弄几串新做的,只要东西好,宝珠一准喜欢,你看你,送她那么不衬她的手链,她也戴着……想那么多有什么意思。”
赵新说:“你懂什么,这两条手链要比价钱,还不定谁比过谁呢。”
乾启站起来,对周达说:“别自作聪明,这次你没猜对,你们几个先坐,我下楼去看看宝珠。”关上门下楼,刚到二楼,就遇上了宝珠和赵老三正从楼下上来,后面还跟着一个人。
乾启问:“你不是来客人了?”
“是詹璐璐和她哥,已经走了,这临时有点事。”宝珠指了指赵老三。
赵老三引着人去坐,对乾启说:“这是我一个熟客,家里有件东西,我让大姑娘给他看看。”
“什么东西?”乾启跟过去。
赵老三看着他一笑,说:“可是好东西——元青花!”
第128章夏听音
这年头,但凡玩古董的,别人问到手中东西的来历,十有八九都会说:“祖上传下来的。”渐渐,这种话说的多了,就如同“狼来了”,听到都没人信。
但真相永远存在,在说话人的心里!
老袁,就是这样一位藏家。
二楼上,老袁小声对赵老三说:“你说开店,也没说是这么气派的地方?”
赵老三说:“是比一般店装修的好了点。这边以前是做茶楼,也就比后面的古玩店都大。”买之前他也不知道,装修的时候才发现,这边比正街的古玩店在面积上,都大了许多。
老袁又看看站在旁边说话的一对男女,看着那女东家,怎么这么年轻?但这就不要问了。
乾启跟着宝珠走过去,两张八仙桌并放在一起,赵老三和老袁坐一边,宝珠和乾启坐在了另一边。
楼梯上响起脚步声,楼下的姑娘端着托盘上来,茶杯被放在桌上,乾启连忙掏出手机,在备忘录上按下:“还需要多一个伙计。”
宝珠看他按手机,视线凝在他身上,乾启侧身把屏幕亮给她看,小声说:“你这还少个人,下面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你又不能总过来。”
宝珠斜睨了他一眼,看向了赵老三。
赵老三把桌上的布包挪了挪,推了推老袁,“你自己的东西自己说。”
宝珠看向老袁,年龄和赵老三差不多,但是头发半白,“这东西我祖上留下的,光绪二十六年,那时候京里面大乱,我们祖上急着逃走……”
宝珠侧头望向窗外,“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要来了……”
“对,对,慈禧都跑了……义和团见人就杀,我祖上也跟着别人跑,东西装了七八驾马车,又怕跑到半路出事,得给家里留点底不是?”他看向赵老三,这个故事赵老三已经听过很多次,催促他,“长话短说。”
老袁点头,喝了口茶,又说道:“所以就选了一包东西,随便找了个罐子塞进去……后来,这东西到了七几年,才挖出来,家里人都分了分,这装东西的罐子,当时都没人要,就放在了我家。后来我又搬来了安城,东西也跟着我来了安城。”
人年纪大了,说话就有些啰嗦,赵老三替他总结,“这两年,不是元青花火了吗?有次他和我说家里有一个,我就让他拿来看看。一看,还真像。”
宝珠和乾启对视了一下,笑道:“您帮他掌的眼?”
赵老三喝了口茶,自信地说:“青花还是认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