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唐玄翊已经找人去我这几年停留得久的居所打探。出其不意,也当确保万无一失。此道我十岁时发现,那时如履平地,现在长高了些,走起来虽然险恶,但只要脚下不发软,仍旧保险。”
如他所言,这条道常年无人走,好在入秋后蜀地晴朗,雨天变少了,不至于生满青苔。
苏锦执剑在前,秦无端断后,近道走了不到半日,再回首,剑门关已在身后了。
蜀地与渝州相隔不远,风俗大同小异,他们夜宿在青城山下又一村。
道门香火鼎盛,纵使今上信奉释家,却也没动摇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分毫。青城派立派已久,修炼功法得当,所在青城山又汲取天地毓秀,几百年来好几个不世出的高人皆在此处修行。山下百姓将他们奉为尊者,顶礼膜拜。
居住的客栈中兼有千里跋涉而来求香的,苏锦不太能理解当中虔诚,在唐青崖与其中一人攀谈之时默默吃菜。
唐青崖自入城之后找了个地方易容,他生怕被认出,只是见苏锦十分嫌弃的模样,后悔地想,“早知不搞这些形容丑陋的玩意儿。”
他们与程九歌分道扬镳,小师叔推说有事前往成都城中,要连夜赶路,秦无端放心不下他那三脚猫功夫,自然随行。
临行前,秦无端拍着苏锦的肩,诚恳道:“把师弟交给青崖,我万分放心。”
而唐青崖好似并不放在心上,该吃吃,该喝喝,和一位吴越来的商人侃大山。对方家中老母病危,特意上青城山找道长求药。
唐青崖一口茶水险些呛在喉咙,道:“求药?什么药,长生不老丹?”
那商人笃定道:“听闻青城派自有秘术,可包治百病,延年益寿。老母年逾七十,什么草药我都试过,仍旧毫无起色。如今抱着最后一点希望……原本不必走这么远,本来听说会稽阳明一脉便有这般丹药,可惜……哎。”
最后的唉声叹息吸引了苏锦,他蓦然抬头,被唐青崖按了回去。
唐青崖道:“阳明洞天并非道门,也不是个个都还魂妙手……当日怀虚真人医剑双修,可还不是驾鹤西去了?青城派何时开始故弄玄虚……你也真信这些。”
苏锦正喝汤,同他传音入密道:“我怎不知旁人将阳明传得神乎其神?”
唐青崖:“三人成虎,阳明如今一朝覆灭,传闻鹊起,仿佛什么事都能分上一杯羹……好好喝你的汤,别掺和。”
那商人见他说的心不在焉,直觉再攀谈下去又是自讨没趣,道不同不相为谋,草草地吃完了面条起身离开。苏锦看不懂唐青崖盖在易容下面的表情,但见他又打了个哈欠,敲了敲桌子,一副老人家的语气道:
“快些喝完,今日早点休息,明早咱们也要去山上。”
苏锦固然早睡早起,在听到那话时,以为最多也就清晨出发,万万没想到唐青崖所言的“明早”竟是天都不亮的黎明。
此时秋色正浓,白露为霜,青城山树林葱郁,丹梯千级,曲径通幽。
短短半年,苏锦身形已经全然不复少年青涩,不仅长高许多,也开始有了经过风霜洗礼的沉稳。他往那山门凌厉地一戳,仿佛一把利剑,薄到了极致。他身上背着的剑被布条裹得乱七八糟,一见便是临时抱佛脚,剑柄将露未露,隐约可见鹤羽。
而唐青崖腰间挂着不易,同他比肩而立之时却无论如何不像个练剑的,加之易容尚在,怎么看都邋遢得多了。
山上传来钟声,道路尽头出现一个手执笤帚的年轻道士,观之相貌不过二十四五。他埋着头只顾走路,长发扎成一个严谨的发髻,其貌不扬却又分外稳重。
他行至苏锦面前,方才察觉有人,抬头揖礼道:“这位居士清晨上山,有何指教?”
苏锦道:“学生有大惑,求见天苍子道长。”
那小道士闻言笑道:“掌门尚在上清宫中,今日开坛答疑,不需通报。请二位居士自行上山便是。”
苏锦还了一礼:“谢过这位道长。”
小道士慌忙说了句“不敢当”,侧身让开,让他二人上山,自己则优哉游哉地走到山门处,自得其乐地扫起了深秋的落叶。
直到丹梯尽头,唐青崖方才道:“刚才那人修为如何?”
苏锦道:“你看他走得虽慢,其实脚下又稳又急,片刻就能走出数尺。手指拿笤帚,仿佛持拂尘,应当不是练剑的。说话状似轻言细语,实则听得分外真切,大概半山都知道了有客来访……这人已臻化境,如此年轻便接近功法大成,不可小觑。”
同他想的基本一致,唐青崖轻声道:“真是奇怪了,青城派近年来很有些不成气候,出了这么个天资卓绝的弟子,天苍那牛鼻子竟还能忍住不炫耀?”
苏锦笑道:“有人想要斩尽天下恶,有人却只想餐松饮涧、梅妻鹤子,向来只是追求不同,不必强求了。”
他敏锐地捕捉到苏锦前半句,问道:“在说你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