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瑛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住这里的第一夜感觉很奇怪了,查寝什么的实在是太有宿舍的感觉了,至于暗中观察表现,妥妥的清宫选秀套路,实在是小气到死,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就在慢慢学习当中,神童试的时间很快就要到了,负责礼仪训练的老师开始教这群孩子演礼。此时崔瑛才知道神童试要分两轮,笔试一轮只要会默《孝经》和《论语》就行,面试一轮,则由皇帝和宰相一起对他们进行单独询问,然后选择最优秀的孩子陪伴帝国未来主宰的成长。
#
七月初,皇帝召神童入殿应试。
第15章神童试
显德二十年壬午科神童试在大周皇宫的崇文殿举行。
即使很兴奋,前一天天刚刚擦黑的时候,所有应神童试的生员都回到了住处,简单吃了点东西便早早躺在了床上。
七月初三一早丑时刚过,大家便都被仆役们唤醒,然后沐浴更衣,吃点简单东西,收拾整齐,步行前往皇宫应试。
这次神童试的人选是由皇帝点名和地方官推荐相结合的,地方推荐上来的神童需要先经一道礼部试,合格的才能留下来参加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应考的考生们在宣德门外按演礼时的次序站成四列十二排,范坦与王偃理所当然地站在最前面,崔瑛则站在中间,比家里有官职的人靠后,但比地方推举上的人靠前。
所有人,包括此前经常见到皇帝的范坦都拘紧地厉害,从早上开始,院子里就没有人说话。晨光熹微,穿着红袍紫蟒的官员们或说或笑的走进宣德门内。今天不是大朝会,这些高级官员们就是考查神童试的考官。
柴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自夺取幽州,有了一统天下的格局后,他便注重提高文官地位,让文武官员在职能上分离地更清晰。相应地,对官员也更宽容。虽然官员们没肆无忌惮到像宋朝那样直接在朝会上讲小话,逼得不好意思骂人的赵匡胤只能改良官帽,但朝会的气氛也并不压抑,走在路上说说笑笑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
还有一刻便到卯时,往常带着他们演礼的礼部侍郎走到他们面前,语气温和却响亮地说:“宣神童科生员入朝觐见!”
崔瑛低着头,跟随前面人的脚步亦步亦趋地向前走。在周的皇宫既不大也不雄伟,前身只是唐代的一位节度使的官宅,后梁立为皇宫,后晋后汉包括大周都只在这基础上略做了修改,使之在建筑格局上符合一朝皇宫的格局。步行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崇文殿。
崇文殿建在三级台阶之上,玉砌雕栏在初升朝阳的照耀下,折射出一种非常润泽的光芒。但此刻走过栏杆的少年们可没有心思欣赏这样的美景,他们紧绷着脸,安静地走进殿内,按照演礼的规矩面向陛阶行稽首大礼。
整个崇文殿并不大,此时正式场合的座位还是以席、榻为主,陛阶也不像明清皇宫那么高,崔瑛的余光甚至能看到皇帝垂下的龙袍。
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一个帝国的缔造者和掌控者,崔瑛也是非常紧张的。他缓慢地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平静下来。
“你们能站到殿前来,就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不必紧张,只管安心答题就是。”皇帝柴荣的声音略有些苍老,但也足够和蔼。
“生员入座~~”在柴荣简单地说上几句勉励的话后,司仪拖长了声音宣布开始进入考试流程。
每个人的座位都是事先说明的,在陛阶下拉开了八列案几,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平头案,应该是历年殿试考生使用的。崔瑛找到自己的位置,跪坐在席上,仔细检查桌上的物品。
一座山型笔架,上面搁了两支毛笔,一块徽墨,一方石砚,只打眼一看就是好东西,至少比崔瑛往日里用的文具要高上一档,就连水盂砚滴都是非常有艺术感的瓷器。
等他们都坐定,小内侍们捧了卷轴恭敬地颁到他们面前。崔瑛用双手接了,确定桌上没有脏污,才仔细的打开卷轴。
这一场笔试非常简单,只有两部分题,前面是贴经,就和现代的填空题差不多,只是需要填的字略多一些,《孝经》和《论语》各出十题,每十题占了一张卷轴;后面则是一道策论,问对于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崔瑛一边磨墨一边在心底慢慢回忆这两部书,慢慢落笔,确保不出任何错误。他能感觉到,原本坐在他们身后的官员们开始起来走动,有时还会在某些人身边驻足。而皇帝却离开了崇文殿,似乎到后面去了。
他强迫自己收敛心神,不要在乎外面的干扰,这项功夫在范坦一天天在他练字的时候向他安利书画好处的督促下,进步极为神速。
两卷贴经一写完,便立即有一位红袍的官员将自己的卷子抽走,还招呼他的友人一起来品鉴起崔瑛的字来。
崔瑛一边铺开草稿列策论的提纲,一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