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宫中的关系错综复杂,这些宫女太监更是背后各有主使之人。拉帮结派,很该清肃一下。只是现在还顾及不到这些小事,因此不妨让崔总管接着掌管内廷,那些宫女太监心中对他还有畏惧,不敢太过放肆。”
“朕把这宫里的事情都交给皇后处置,皇后只管放手去做。”
“谢主隆恩。”
皇上拉我坐在他怀中。我不肯。他低笑着说:“怎么了?”
“让人看见成什么样子?”
“怕什么。”
“陛下,快些想正经的事情吧。如今不仅要安慰太后之心。还有贾皇后她们,也要妥善安置才是。还有朝中也有很多事要处置,大行皇帝的丧仪,还有大都督的位置究竟要谁来接替?”
“朕明日就下旨,上太后、太妃的尊号,母妃那里朕去说。贾皇后她们朕也上尊号就是了。皇兄地丧仪,朕已经交给礼部和工部去办了。如今只剩下大都督的位置,朕心中一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陛下还是要早作决断才是,如果这样拖下去,只怕有人再作手脚就费力气了。”
“朕本想让舅父出任大都督一职,只是舅父素来没有什么威望,加上舅父的资质愚钝,到时只怕误事,因此朕一直犹豫不决。”
“臣妾倒有一个好人选。”我心中对陈家的人有些排斥,因此很不愿意让陈家的人出任这个位置。
“是谁?”
“臣妾记得陛下说过李光远的才具足以镇守边关,昔日不肯让他单独镇守边关只是因为他不是武将,怕那些老将不服他调遣。如今臣妾听说边关之事多是由他做主,陛下尽可放心把边关交给他。而且李伯和的为人谨慎小心,忠心耿耿,不如让他出任大都督一职。一来,李伯和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都足以服众;二来,李伯和才识平庸,大都督府依然可以在陛下的掌握之中;三来,将李伯和调回京师,以李伯和为质,李光远不敢轻易为乱。”
皇上点了点头:“皇后说得很是,要不是皇后提醒,朕几乎还忘了一件事。如今镇守边关,很大程度是靠边关守将的忠诚,朝廷对边关地制衡有限。以前是靠萧氏父子,如今又靠李氏父子,万一将来任用非人,只怕祸乱不小。”
“陛下说得是,可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朕一直在思虑此事,要想革除此弊,只有改革军制。只是要改革军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现在还不是做这件事的时候。皇后的主意很好,明日朕就下旨晋封李伯和为大都督。”
果然次日一早,皇上下旨尊皇太后为昭宪皇太后,居长乐宫;陈太妃为端佑皇太妃,居永信宫;李太妃为端懿皇太妃,居永康宫;贾皇后为孝毅皇后,居积庆宫;严淑妃为荣敬皇贵妃,吕端妃为荣贤皇贵妃,共居升平宫。
抱歉,今天又晚了,我今天又加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