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从除夕到正月,村里一直没有停止过鞭炮的响声,雪白的积雪上,洒落着红色的纸屑,分外喜庆。
许言森和同样没回去的姚海波,这几天干脆就住到了坡头村知青院里,反正空了不少床位,再挤几个人也没问题,当然那里只是个睡觉的地方,这个年基本就是在郑大奶奶家过的,除夕那晚将苏凤林和吴威也叫了过来,吃过年夜饭才转战去知青院守夜,打了通宵的扑克。
热闹的新年持续到元宵之后才渐渐降下温度,随着其他知青的回归,许言森和姚海波也没有赖在这边的理由了,只得依依不舍地道别,说这个新年他们在这儿养胖了一圈,特别是许言森,夏秋晒黑了些的皮肤,一个冬日下来又变白了不少,把站在他身边的姚海波生生衬托成了土里土气的老农一个。
开春后,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一年的忙碌又要开始了,虽然还没开始下地,可大队里已经响起修农具磨铁器的声音,而袁珊珊和袁卫彬这对姐弟,也越来越融入了坡头村的生活,去年参与的三件事,保护村子打杀野猪,从劫匪手里救人,以及在搜山行动中的优秀表现,足以让袁珊珊成为秦石公社以至整个安平县政府和知青办重点表扬的对象。
将一个成分不好的青年,教育改造成先进积极分子,这样的宣传相比其他更有意义,更具典型,也更突显出政府和知青办工作的到位与成绩。
因此,当这样一个典型树立起来后,从县政府到秦石公社,以及整个知青办,就不容许再有人搞破坏给革命工作抹黑,也因此,在袁珊珊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上面的领导班子已经自发形成了对她和袁卫彬最好的保护机制,立场不同的派系,对此却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袁珊珊从许言森那里知道这一情况后,当真是哭笑不得,也不再拒绝被上面指派了去其他公社作报告,表面功夫那是越来越镇定,毕竟出去多跑几趟,就能让她和袁卫彬不用担心外面的种种纷扰,可以安心地在坡头村过上安稳的日子,如果将这视为交易的话,那她明显是获得超过付出。
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袁珊珊出去作报告的稿子,在她写出初稿后,由许言森同志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润色,虽然袁珊珊照着念的时候心底羞耻度爆表,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报告为她这个先进典型增色不少。
有着这样的光环护航,袁珊珊和弟弟顺利地从七四年走到了七六年,还将这样的光环辐射到了身在青祁农场的袁父身上。这两年虽然外面偶有大的波动,却也没能影响到身处在山村里的姐弟俩,倒是袁父那里受了些影响,幸好这几年和苏河昌叔侄的关系越来越巩固,靠着他们捎带过去的粮食和其他物品,这日子也慢慢熬过来了。
不得不提的是,七六年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整个国家发展的大事件,那就是四人集团的倒台,十月消息传到安平县和秦石公社时,几乎所有的知青奔走相告,激动万分。
那几日,坡头村知青院时常有别村的知青出入,有时还没进院子,站在外面就能听到里面的知青,慷慨激昂地谈论着国家大事,包括赵洪军和孟佳华这样沉稳的老知青,也无法避免,被这样的亢奋情绪影响着。
或许整个知青中,也就袁珊珊表现出来的平静反而显得异常,因为这对她来说,是早已知道的事,既是已知的注定要发生的,又要如何产生出激动的情绪?受她影响,袁卫彬的表现也要比赵洪军他们好得多,此外便是许言森了,当他特地骑自行车赶过来,想在第一时间将这一大消息告诉袁珊珊时,袁珊珊平静地点了点头,说:“哦。”
其实她心里还有一句:原来是这个时间啊。
因为之前她只知道大约在七六七七年的时候,那个四人集团要完蛋了的,现在总算知道了具体时间,原来是七六年啊,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件可真多,之前伟人逝世的时候,包括坡头村在内,整个国家都陷入悲哀之中,这才过去了一个多月,亲身经历这一段历史,袁珊珊也是有所动容的。
看她这般模样,许言森也忍不住笑起来,县里许多工人学生都走上街头了,也就袁珊珊如此冷静,在他想来是因为早知道有这么一天的吧。
袁珊珊又连忙描补了句:“这的确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国家要开始拨乱反正,对一些冤假错案进行平反了。”
“是的,”许言森用力点点头,激动期盼道,“像你说的,不会等太久的。”
也许是这一事件让许多知青看到了回城的曙光,知青互相之间的走动变得频繁起来,交流各自打听到的消息,与家人之间的通信也比以往勤快,希望能尽快拿到回城的名额,人心,也变得更加躁动。
只是,该上工的还是要上工,因为不住一起,没太受知青院那边气氛的影响,袁珊珊与袁卫彬每日上工时间一到,必定已经到场了,这情形与其他知青相对照,让大队干部看得也暗暗点头,不亏是受县里重点表扬的积极分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能坚持不动摇。
其实这真是误会,因为袁珊珊虽然不太记得清这一时间,可她清楚记得恢复高考的时间的,现在时间还没到,所以该干什么就该干什么,那些知青过上几个月便会发现,他们只是白忙碌一场,回城的时机还没到呢。
“珊珊姐,有你的信,从丰城来的。”郑伟也就是罗婶的大孙子,挥舞着手里的信找到在地里忙春耕的袁珊珊。
“来了,等我洗下手。”袁珊珊去旁边的水沟将手上的泥洗掉,擦干了手走过来,接过信说,“谢谢小华,小华真乖,又帮你爷爷做事了。”
郑伟害羞地笑笑,他现在和弟弟都已上学读书了,每天早上村里的牛车会将这些上小学的孩子送去邻村的红旗小学,晚上再去接回来,坡头村并没有学校,今天放假,在大队里玩的时候碰上邮递员过来,便自告奋勇地送信过来了。
“姐,谁来的信?”隔了些距离的袁卫彬,看到了忙过来问,他如今是十七岁的大小伙了,不再是小少年一名,因为比同龄人吃得好又有充足的锻炼,这个头越来越向他们大哥看齐,站在袁珊珊身边比她高了小半个头了。
袁珊珊以前和他平视,现在需要稍微抬起头才能看到他眼睛,即使有异能加持,也对先天遗传因子束手无策,拼了命地蹿到一六六后,就再也不肯动一动了,袁珊珊表示已经绝望了。
其实这身高在坡头村姑娘小媳妇中,已经算高的了,女知青中,包括后面几年陆续过来的,到现在也只有唐芸比她高了两三公分,只是袁珊珊老拿以前末世的身高才衡量,末世前她不算矮,异能觉醒后又长高了一截有一米七几,但在女异能者队伍里,这身高也绝算不上高的。
只能说老袁家的高个基因都跑到袁卫国和袁卫彬这对兄弟身上了,袁珊珊是托了自己异能的福才摆脱了矮个的头衔。
“是孙叔和赵阿姨来的信,我看看写了什么。”袁珊珊收回目光,拆开信一目十行地扫起来。
这几年年节的时候她自己或是让许言森帮忙,从县里寄些熏肉和山货给孙叔一家,一直保持着联系,虽然通信没有和袁父袁大哥那样频繁,但一年下来也会写上几封,所以丰城那边发生了什么大的变化,她也能及时得到消息。
这回孙叔信里便告诉了他们一个大消息,对他们袁家来说绝对是件好事,袁珊珊惊喜道:“彬彬,曹家倒了!曹家父子被抓起来了!”
“真的?快给我看,姐,快让我看看哪里写了?”袁卫彬先是一愣,紧接着很快反应过来,抢着要看信上怎么写的。
袁珊珊已经扫完了整封信,转手递给了袁卫彬,当袁卫彬看到那段内容时,兴奋得握拳挥舞了几下,太好了!当初害了他们一家的坏蛋,终于得到报应了。
郑伟眨眨眼:“是坏蛋被公安抓起来了?”
“对,”回答的是袁卫彬,“是坏蛋罪有应得,自食其果了,姐,我太高兴了。”
袁珊珊如今无法随意地拍他脑袋了,笑着说:“不是早知道的结果,就他们一家子做的那些,迟早会有清算的一日,现在不就来了。”
“姐,那你说咱爸,是不是也快要出来了?”袁卫彬期盼道,毕竟青祁农场并不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家在丰城。
“会出来的,这是迟早的事,不要着急,咱爸还有钟伯伯他们都会离开那里的。”丰城的一切,随着曹家父子的倒台,也许就是给出了一个信号,可能用不了多久,袁父就能回城了,因为许父和袁父都是在曹家父子手里被打成反动分子送去改造的,“谢谢小伟,小伟找弟弟去玩吧。”
“珊珊姐再见。”郑伟蹦蹦跳跳地走了,虽然郑伟妈常会嘀咕一些袁珊珊不好的话,但郑家的两个孩子还是跟着罗婶的时间长一点,受的影响更大,再加上袁珊珊这里好吃的东西也多,哪里会听得进他们妈妈的话,所以依旧亲近袁珊珊姐弟。
袁卫彬将信反复看了好几遍,才不舍地叠起来放进自己衣兜里,好一会儿脸上喜滋滋的神情才退去,挠了挠脑袋说:“姐,姓曹的被抓了起来,你说……我妈她不会又要跟姓曹的离婚了吧?”
在没离开丰城前他对他妈感情还好,毕竟是亲妈,可后来亲妈的行为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他头上,如果可以,他多想不承认那是他亲妈。
来到坡头村后三年多了,他也想过他妈会不会惦记着他这儿子,不放心地写封信过来关心一下,要不是有他姐,他不可能适应得了这里的生活,可越等越心冷,三年多来连一张纸片都没来过,当初他没跟他妈走,与爸以及姐姐哥哥划清界限,他妈当真就不认他这个儿子了,幸好他还有爸和大哥姐姐。
三年的劳作,三年的学习,可以让一个少年身上发生很大的改变,现在看到这个结果,想到在青祁农场的爸爸,他觉得这是个莫大的讽刺,看他妈这个革命积极分子,最后又落到什么好的结局?再嫁的男人又被抓了起来。
“说起来,那姓曹的,也算是我后爸吧。”说着袁卫彬笑了一下,倘若没有释然,这样的话他以前是从不会承认的。
袁珊珊想想周秀兰的性子,笑道:“也许会吧,风水轮流转,如今是曹家父子成为人人喊打的角色,你妈一直自诩革命积极分子,怎可能自甘堕落,与这样的人为伍。彬彬你放心,你妈有本事让自己活得比谁都好,也许抓曹家父子的过程里,她也会积极检举提供证据,那样她不仅不会受到牵连,还会得到优待呢。”
袁卫彬脸一黑,这还真有可能是他亲妈会做出来的事,跟在正常人身边时间越长,他越不能理解他亲妈的脑子和思路。
袁珊珊踮脚摸摸他脑袋:“算了,不要去想了,等以后回到丰城,你有空再去看看她就是了。”至于她和她哥就算了,早已经是陌路人了,“要是能抓紧一点,说不定今年我们能和咱爸一起在丰城过年了。”
袁卫彬点点头,他姐说过,亲妈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人可以选择以后走什么路。说实话,他姐比他亲妈更称职,他妈没给予的,他却一样不差。
后面的话却让他一喜,向他姐确认道:“真的?姐你说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