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给谷子和麦子摆了酒桌后,张家这院子就热闹了,时不时的有人过来窜门,却不是为了张全收养的两个义子,而是另一个,来历神秘的带着仙气儿的少年郎。
没出两天,整个村子里就有碎语飞起了。
冬日里,是最清闲的时候,就算快过了,眼瞧着到年底了,也没什么太多事儿要忙,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件,都熟门熟路了,不需要费太多心神。
忙成习惯的人,一闲下来,就呆不住,没事儿就东家窜窜西家走走,听听村里头发生的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儿,也算是打发一下时间。
这个冬天,年关底,张家院子就成了八卦头条了。
村里人十有八个在私底下小声嘀咕讨论着,各种猜测纷纷飘出。
心里想的多,却没声音敢大胆的嚷嚷出来。
主要原因还是,这少年太不同凡响了,村里人头一回见着这么出色的少年,隐隐有些说不出的畏惧,又不知道他的来历,只觉的贵气的紧,怕话说多了惹出祸事来。
这少年瞧着就不简单,可不是他们这些地里刨食能招惹的。
再者,听说这少年是她大姨带过来借住的,她大姨是谁啊?在镇上有大宅子有酒楼的,跟他们村里头的人完全不一样,得罪不起,得罪不起。
虽闲着,喜欢唠嗑唠嗑,可村里人多少还是有个度,不会太过份,心里有个度。
知道有的事情,私下嘀咕就成了,用不着抬到明面上来。
就算忍不住过来窜门,也不会太明目张胆,只是闲坐着,闲聊几句,瞄两眼那发光体一般的少年郎。
可真是个好少郎。
应该是大官儿的孩子吧,听说。只有当大官儿的才能生出这般贵气的少年来。
也不知道,这少年得在这里住多久,来这边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每个过来窜过门的村里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想点事情,却不会当面问出来,他们也知道,就算问了,肯定得不到答案。
这事,有人应证过。
答案只有一个,含含糊糊的;是她大姨带过来的。
然后。就没然后了。
没人高声嚷嚷。到处张嘴说季舟的事。张家院子里的人,多少是松了口气的。
如果真闹大了,还真不知道要怎么收场。
幸好都只是私底下说几句,没敢有太大的动作。
如此。日子过的倒也舒心顺心。转眼,就腊月二十八了。
要过年了。得开始张罗着过年的事宜。
冬天冷,冷的有些刺骨,如果可以真想一直窝在暖热热的被窝里头,真真是太舒服太享受。
可今个儿都二十八了,不能这么窝着。
辰时过半,天阴沉沉的,不怎么明亮,飘起小小的雪花。
还没出被窝。张琳就感觉到了寒冷,打了个轻轻的颤,在被窝里懒了会,才掀开被子,利落的穿戴好衣服。
打开屋门。一阵冷风灌了进来,饶是有心理准备,张琳还是哆嗦了几下。
赶紧关上屋门,边搓着手边朝着厨房里走。
推开厨房门,热气扑面而来,张全正在灶上忙着,谷子在烧火,没见着麦子和季舟。
“爹,谷子哥。”张琳喊了声,哈了口气。“这天好冷,都飘起雪花了,不知道晚上会不会下大雪。”
“囡囡起来了,锅里有热水,赶紧洗把脸。”谷子笑着出声。
张全抬头看了一眼闺女。“快去洗漱,堂屋里支了个火盆,一会就能吃早饭了。”
“嗯。要过年了,下午来贴花,大姨送来了好多,还有对联福字什么的,都给贴上了,红红火火,瞧着也喜庆。”边说着,张琳边利落的洗漱。
“都拿出来了,搁堂屋里,一会吃了早饭再来弄。”张全笑呵呵的应。
洗漱好的张琳,拿着抹布进了堂屋,快吃饭了,得摆好饭桌。
她以为麦子和季舟在屋里,推开一看,里头空荡荡的,只有火盆在旺旺的烧着,倒是热乎的紧,特别的舒服。
擦好饭桌,张琳出了堂屋,进了厨房。“爹,他俩呢?这不,快吃饭了。”
“在外面忙着吧。”不需要烧火了,谷子起了身,打开了屋后的门。“进来吃饭了。”
没一会,季舟和麦子一前一后进了厨房,两人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往盆里倒了些热水,浸了浸手,洗了把脸。
张琳已经把早饭端堂屋里了,每人一大碗腊肉面条,香喷喷的,光看着就想吃了。
吃过早饭,也没什么事儿。
几人就窝在堂屋里,开始整理着对联和贴花福字。人多就是好,没一会就整出来了,分类好了,都贴哪个门上。
张琳想去的,可其它四人都不同意,外头风大又飘雪,让她在屋里呆着,也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